如今还有10天,普天同庆的圣诞节将至,然而500多教友失去了祈祷之所,小圣婴耶稣的圣诞马棚没有了着落,欢乐的庆祝变为了无尽的惆怅。
其实不只是青年们,任何人都希望有一个懂自己,能够与之无话不谈的好友,但对于青年,既要与他们打成一片,更要在交流中引导他们,鼓励他们的长处,改善他们的不足之处,让他们能够善用自己所拥有的一切,表扬出来的孩子是自信的
为了在这些处境中跟随耶稣,「首要之务是陪伴受害者,在他们身上默观主耶稣在十字苦架上的面容」。
所以,很清楚的事实是,他们真正有兴趣的不是怎样维护法律的尊严,而是怎样陷害耶稣,用这两难之题试探耶稣,好控告他。在他们看来,不管耶稣怎么说,都能置耶稣于死地。
小孩子在不会说话之先,一切的要求都是以哭来表示,要吃奶哭,要睡觉哭,冷了哭,热了哭,有了疾病、疼痛,更是哭个不停。有人说哭是婴孩的本能。人刚生下来,他的本能就是哭!多么可叹!
教宗说,这不是轰隆隆的滥权之步,而是福音之爱的脚步。事实上,基督徒之间经常出现分裂,说到底是因为世俗的心态已经渗入团体生活中,今天合一的道路非常容易在依旧存在的分歧面前止步。
宣讲基督,永生之粮,这要求一种慷慨致力于关怀穷人、弱小者、卑微者和无自卫能力者的行动。这种关怀别人和爱德的行动,无论对我们个人还是团体的信仰品质乃是最好的检验。
一句话让一位教友不参加弥撒,可见对她的伤害之深。我觉得自己犯了罪,且是因为不知道我的一句话会如此深地伤害了她。其实,在很多时候,由于不知道,我们伤害了人,且有时还难以补救。
亚里士多德则认为美德是寻找情感和行动既不过分又非不及的中道之品质。他认为美德跟道德不一样,美德是静止的,主张有两种美德,一种是理智的美德,既知德;另一种是更重要的,是道德的美德,即德性。
周伯泉神父在弥撒讲道中也着重提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观点与天主的诫命中爱人如己的精神基本是一致的,相得益彰,都是要求人们在生活中以博爱的精神将心比心地善待、尊敬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