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玛窦福音中派遣宗徒们传教一段时,他感到自己蒙召度神贫生活、献身宣讲福音的事业。于是,多名同伴追随了他。1209年,他前往罗马向教宗依诺增爵三世呈递一份新的基督信仰生活计划”。
耶稣在最后晚餐中建立圣体圣事时说:这是我的血,为大众流出来,好赦免罪过(玛26:27)。所以在十字架上以及在最后晚餐时耶稣所行的即是同一个赎罪祭:耶稣的自我牺牲是为赔补我们人类的罪恶。
教宗解释道,耶稣不仅要求我们行爱德、祈祷和禁食,也要求我们在行善时不要矫揉造作、不秉持两面手法和虚伪态度(参:玛六1-6,16-18)。
在台山花地玛圣母堂及凼仔嘉模圣母堂则欢迎教友进入圣堂内。该堂教友林小姐表示,当天没有很多教友:“神父不是10时半开始分送圣体,所以我们都在圣体内祈祷,大约15分钟后、即10时45分,神父便出来送圣体。
大公会议第一期会议结束后,卢恰尼主教把他的“同桌”友人,非洲坦桑尼亚坦噶尼喀(Tanganika)地区卡雷玛(Karema)教区主教姆萨基拉(CharlesMsakila)带回家乡,让他在那里小住数日。
1859年,圣母在法国露德显现时,手持玫瑰经念珠,以表示她对玫瑰经的珍爱;后来在1917年5月13至10月13于葡萄牙的法蒂玛多次显现中,圣母仍然手持念珠,并明确劝告世人,应为罪人回头及世界和平多念玫瑰经
因此,第三个基础就是要秉持「使命感」,走在慈善撒玛黎雅人的道路上,因为「对他人,尤其是对最弱小者漠不关心」的诱惑经常袭卷而来。
(玛廿二39)随后,帕罗林枢机引用教宗若望保禄二世的话,强调为了在世上缔造真正的和平,必须在爱德内实践正义。正因如此,枢机提醒众人,为了解决个人和民族之间的问题,宽恕是必不可少的。
随后,教宗的思绪转向位于欧洲的心脏、“匈牙利跳跃的灵性中心”,即鲍诺哈尔玛(Pannonhalma)隐修院。
(玛20:26-28)主啊,世界上还有我们人类不少的同胞,生活在饥饿和贫穷中,让我们配得上为他们服务。今天,请祢通过我们的手,给他们日用的食粮,并以我们的理解和爱,将祢的平安和喜乐赐给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