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历来是在恩宠与考验中生存与发展的,温州教区的舞台上也随时会有各样剧种上演。如果没有信德,我们就寸步难行。每一位基督徒的天国历程也是好事多磨,百转千回。
温州是一个不大的城市,教区历史也比较短,在修道人少的情况下,为了教会的发展,教区神父修女更加重视教友的能动性以及对教友的培育工作,希望通过广大教友深入社会的主要特点,开展深度的福传。
邓小平说:发展才是硬道理。天主是人类的主人,司铎是基督羊群的牧羊人,如果我们的羊栈里无羊,我们又怎能算一个合格的牧人?
当年,为协助邢台修会的发展,献县修会慷慨地派出了两位文革前发愿的老修女——76岁的宋秀贞师姆(1914—1999.08.26)和77岁的刘秀均师姆(1913.02.28&
今日步入小康社会的中国教会在重视自身发展及教区间相互支持的同时,尤其一些圣召已经满足了当地需要,先富起来的地方教会,也该思考从人力和物力上回应海内外有需要的地方教会。
为了应付各种不测,米干要求所有的会士们都在各自的传教站点为难民们开设救济中心。光是在新乡,米干就开设了两个可以容纳两千多人的救济中心,同他的会友们一道,俨然成了难民们在危机时刻的保护者和赈济者。
当然应该在空间中发展,在时间中显示给所有的人;但这不是物质方面的本性,而是精神方面的”(《至公的教会》,巴塞罗那,1963,26页)。
当时,南方嘉兴已有类似的学校,随着北方教会的发展,加之嘉兴气候不适宜,所以在北京栅栏再建了这所学院。原住宅地是由四座平房组成的长方形院落,建于1904年。
可惜,从中世纪到梵二教友普遍不领圣体,圣体从原来的意义,发展成独立的敬礼,“圣体”被理解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客体存在”,当作了圣殿的“供品”,成为人“膜拜”的对象。
早期的教父他们就做了本地化的努力,现在第三个千年开始了,教会本地化的工作更加成为发展的趋势,在南美,在亚洲,尤其在印度,已经做了很多努力,同处于东亚的韩国也在加速本地化的进程,我想中国也是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