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学习神学的时候,作为周末或暑假实习的一部分,接触到了青年团体,并参与了他们的活动。于是,对青年活动与聚会,有了一些概念。
每到年关的时候,我总要反复记起1968年白伟伟家的除夕夜。那是我1991年春天访问延安教区毛团总堂时所听到的感我最深的故事,也是感我最深的信仰见证之一。
四旬期内,教会特别要求信友皈依、祈祷、克苦、补赎,以能与耶稣一起复活,显然地,四旬期不再有欢庆喜乐的氛围。无论从圣堂的装饰,抑或礼仪歌曲的安排,神父的祭服颜色,基本上就能断定礼仪年所处的阶段。
曾经在网上看过一张这样的照片,照片中是一位身穿会服的老者在和一位手牵着毛驴的农夫交谈,这位老者就是雷鸣远神父。
当时每一段时间的礼仪营,由钟桂生神父、陈振威神父、恩保德神父指导,是一群爱好礼仪的青少年聚会,天南地北,互相激励,寻找人生,造就了今日的多位神父,许多好夫妻、好教友……这都是礼仪运动的结晶
教宗继续论述基督徒的希望,讲解了尘世的希望与十字架的希望,勉励我们在这四旬期注视十字架上的耶稣,把希望寄托於祂,并且效法祂,以天主的作风行事。以下是教宗方济各要理讲授的全文:亲爱的弟兄姐妹,上午好!
信德讯初心,是每位司铎、修女回应天主召叫时的赤诚与坚定;祭台前永不熄灭的火焰,恰似我们多年如一日、矢志不渝的奉献之心。
本堂张天路神父热情地接待了他们,谈话中得知韩大姐一家人信过法轮功,信过三赎基督等,后来通过一位南堂的老教友的福传认识了天主。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4月16日上午接见了前来梵蒂冈述职的肯尼亚主教。他在书面讲话中谴责「各种形式的暴力,尤其是假借天主之名作出的暴力」,并勉励肯尼亚主教们为该国的修和、正义与和平立下榜样。
教宗方济各为此寄发唁电给英国天主教主教团主席暨西敏寺总主教尼科尔斯(VincentNichols)枢机,慰问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