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项活动既可保障与会者的安全,又能让城市以健康又自觉的方式恢复生活。谈到人与环境的关系,不得不回到有关照料共同家园的《愿祢受赞颂》宗座劝谕。
乐铎献身全心致力教会新闻传播,他敏锐地感觉到随着上世纪七十年代亚洲经济的崛起和社会转型,亚洲各地教会蓬勃发展,需要有自己的传播方式,来彼此交换经验。过去由西方传教士主导的信息传播已不适用于新时代。
教宗强调,现在需要的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一种可以拓宽我们的视野,并引导科技转向不同的发展模式、更健康、更人性化更全面的服务”。
为了学习这个祈祷的方式,圣咏是一个大学校。所有的圣咏祈祷都首先用在圣殿内,然后在会堂内,在个人内心的更深处。《天主教教理》这样说:“圣咏祈祷多彩多姿的表达方式经常在圣殿内的礼仪中,和在人心里形成。”
教宗解释道,耶稣不是遥远的天主,祂降生成人以完全的、人类难以想象的方式启示给人类。教宗引用天主教教理的话说:“这是天父等待已久、应发自祂子女心中的祈祷。
因此,“适用于这个主日的方式之一,乃是手持《福音书》游行,如没有这个仪式,则应将《福音书》恭放在祭台上”。
他说,用这种方式是愿意指出“我们的人类处于软弱和脆弱状态”。“这也告诉我们天主成了脆弱的,是为近距离接触我们的脆弱。
天主对我们每一个人的召唤也以同样的方式发生,而没有给我们的自由意志施加压力。教宗说:“祂没有用令人眩目的异象强压我们,而是静静地在我们内心深处说话,靠近我们,通过我们的思想和感情和我们说话。”
「耶稣亲身体验到我们撕心裂肺的矛盾处境,以这种方式使之得到救赎,得到转变」。
对我们基督徒而言,默想是与耶稣相遇的一种方式。唯有这样,我们才能找回自己。这并不是只顾我们自己,不是的。这是去耶稣那里,在耶稣那里看到我们自己,因着耶稣的恩宠,我们获得痊愈、复活,变得强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