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悔改、补赎、仁爱、服务的四旬期,北方进德--天主教社会服务中心,真诚邀请并积极倡导“您个人、家庭或某一个团体如:堂口唱经班、青年组、少儿组等”争做“爱心使者”,为那些贫者--灾民、救死扶伤中的个人、
前年农历七月十五日,广东潮阳市南阳乡有一青年(教外人),在参加当地的一次迷信活动时,因胆小受到了惊吓,导致突发精神病(据说是“逢犯”入魔),回家骂人、捣毁家具……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令其父母惊惶万状。
卡普拉尼卡公学是在公元一四五七年由当时的卡普拉尼卡枢机主教创立的,目的在培育有志晋升神父,但是家境不富裕的青年为司铎。
苏格拉底的愿望被艾·丽·伏尼契移植在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具有俄国、波兰革命斗争气氛的意大利生活作品中,从此,这本小说在各国革命青年中间不胫而走,迅速传播开来。
某堂口开了个慕道班,开学时40多人,最后只剩下8个人;某女青年申请入教长达6年还未领洗。再如“漫漫慕道路”(“信德”第31期一版)所讲的情况,从中不难看出我们为什么慢,为什么少!
——感悟三则附记:2006年5月2日,河间市青年教友联谊会一行19人。上午,山西板寺山朝圣。下午,到清徐六合村天主堂参观学习。手登上了山顶圣母大堂,倍感欣慰。来到圣母的脚下,圣母昔日的音容依在。
参与庆典晚会演出的,除了总堂的青年教友外,还有太原总堂唱经班和大同市基督教的兄弟姊妹。精采的节目不时博得台下观众的阵阵掌声。22日上午,教区秘书长赵墉神父主持了庆典大会。
国际祈祷福传会主任、耶稣会士傅德立(FrédéricFornos)神父介绍「点击祈祷」应用程序说:「这款应用程序最初是为葡萄牙祈祷福传会的青年而设计的,至今已有8万多人登录使用
3月25日下午6点30分,西安南堂慈悲禧年主受难日礼仪在教区色拉辣芬青年营表演的《苦难记》中拉开帷幕,也在众教友的痛哭流涕中开始了不同于往年的主受难日纪念礼仪。
有个信主的女子,嫁给一位品学兼优的青年,婚后两人相爱,小家庭幸福美满。在结婚第五周年纪念日,她对丈夫说:我有幸作你的妻子,你真是一个模范丈夫。五年的婚姻生活我十分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