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弥撒讲道中,教宗则多次提到亚西西精神,这个精神自从先教宗在1986年发动全球各大宗教领袖在这里为世界和平祈祷后,已经逐渐传遍世界各地,抗拒暴力的思维,反对妄用宗教之名作为行暴力的借口。
他们把可以净化人生的谦卑的服务精神,把公共赋予的神圣责任,当成明标暗标的商品去出售。似乎价格越高,人生就越有意义。 然而,问题再一次指向根本:这样做,你真的快乐吗? 古人说,心安是福。
您认真对待信仰和原则的精神,近视镜片后灼发出的真诚眼光和稀有的酒后真言,让我们感受到诚朴如鸽的“书生傻气”:在您的心中,一直矗立着一座理想王国的丰碑;在您的信仰世界中,自小形成的价值体系始终没有崩塌。
敬业乐群:以出于服务的精神工作,尽全力去做。帮助别人,使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好。
她被神父修女以微笑迎接每日挑战的精神深深感动,决心回应耶稣的召唤。她坦言,服务过程中难免遇到困难,但深信耶稣与她同在,帮助她克服挑战。她邀请青年踏上这段充满爱的旅程。
教宗在信中指出:教会蒙召在宣讲福音时,也要面对家庭牧灵上新的迫切问题。他吁请家庭以祈祷支持教会,因为祈祷非常必要及重要。
事实上,教会蒙召宣讲福音,也要面对有关家庭的新的紧迫牧灵工作。 这一重要活动是涉及全体天主子民的,全世界地方教会的主教、司铎、度献身生活者和平信徒。
2012年,裴总主教向亚洲主教团协会致辞时,建议促进教会与河内政府所抱持的无神论交谈,并强调东方各国的经历有别于西方社会世俗化的趋势,好能找到新的方法传播福音。
他紧扣福音场景,开门见山,询问在场群众:我是谁呢?在吾主面前,我是谁?在荣进耶路撒冷的耶稣面前,我是何人?我有能力表达喜乐,赞美祂吗?或者划清界限?在受苦的耶稣面前,我是谁呢?
教宗在讲解当天的福音时,反思了耶稣生命中的三个时刻。首先是祈祷的时刻。耶稣整夜祈求天父。耶稣为我们祈祷。手握权柄前来拯救我们的耶稣在祈求天主,这似乎有些奇怪,但祂经常这样做。耶稣是伟大的护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