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与全国宗教团体负责人座谈时,呼吁五大宗教团体和广大宗教界人士,要发扬中国宗教界服务社会的优良传统,为打好这场抗灾救灾的硬仗作出应有的贡献。
在永生的“人生终极目的”下,我们人生的每一个小目的,我们所做的每一个祈祷、每一个服务、每一次和不同的人来往等等,都是为了“获得永生”。
由于历史上的“教宗国”特别强调主教和神父的世俗权利,以及今天的以权利衡量人的价值和意义的社会潮流,有些人,甚至包括个别的主教和神父们,忽视了主耶稣所赐给的“圣事性权力”,忽视圣事的虔诚与神圣,忽视赦免人的罪的服务
希望我们在圣诞节前的三周内,做三件事,更新生命,准备自己,迎接救主:1、领受告解(忏悔)圣事、2、和家人一起祈祷;3、实践三个爱德服务。Maranatha,主耶稣,请来吧!
经常看望孤寡老人,服务贫病弱小,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购买圣书、光盘、播放器送给慕道者和教外人,引领他们认识天主;尝试家庭聚会祈祷、读经分享;寻找迷失的羊,劝他们回头,为他们代祷;开始筹划堂口的主日学
我们每天的生活,每一个服务,都是为了获得天堂永生。当我们人时刻准备做好每一件事而为了得到永生时,就会远离各种诱惑和罪恶,就不怕死亡。在各种善功中度日,就是跟随主耶稣,迈向永生,就是我们准备死亡的方法。
因为教友们一砖一瓦的奉献,我们建造了一座座圣堂和祈祷所;因着穷人们一点一滴的奉献,我们在敬天爱人中做出了非常显著的服务。
作为移民教友,黄人和他的团体积极融入当地教会,大家主动参加属地堂区的辅祭班、歌咏团、慕道班、后勤服务、以及堂区管理小组。
因为她受苦的经验,再加上她有了信仰,她后来成为「天主自由的女儿」,献身于修会,为他人服务,特别是为那些最低下、最无助的人服务。这位圣女生活在十九世纪末、廿世纪初。
在教会的至公性方面,《指引》提到了礼仪和神恩的多元化,一方面督促东方礼自治教会见证他们对基督唯一信仰的特殊性和礼仪传统(3.2号),另一方面也要求各种不同的修会、团体、善会和各种运动充分发挥各自的神恩,作出信德的见证,服务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