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17年的伯多禄牧职中,众人常提及的是1929年签署拉特朗条约、渴望设立梵蒂冈广播电台,并在无线电报发明人马可尼(GuglielmoMarconi)的陪同下,主持电台揭幕典礼;此外,他还撰写了多份重要的通谕
5月31日第一站,太阳刚刚升起,我们就来到了台北圣女小德兰朝圣地,接待我们的是由一位来自非洲刚果的本堂神父,牧迪吾神父与魏修女(魏修女她说生在北京,在沈阳长大,后到法国修女院进修)。
阿拉伯宗座代牧感谢所有参与建设的人。宗座大使:「希望的标志」。穆斯林部长就此喜事,表示「由衷的高兴」。
非洲和马达加斯加专题讨论会主席、瓦加杜古总主教欧德拉戈(PhilippeOuédraogo)枢机在一封牧函中如此写道。这封牧函是为非洲和马达加斯加主教团专题讨论会日发表的。
教宗提到,拉青格即使在履行教宗牧职期间也没有放弃研究和写作,撰写关于耶稣的著作,“为我们留下持续寻找上主面容的个人独特见证”。他的著作令我们受到“启发和鼓励”,我们必在上主前为他祈祷。
二零零二年,当时的马尼拉总教区首牧辛枢机,曾对天主教出版社社长类思.雷耶斯(LouieReyes)谈及其梦想,是建立一系列祈祷碑作为「玛利亚之路」。他的概念源自通往欧洲著名朝圣地的公路碑。
给学员讲解了生态灵修、环保知识、堂区服务、教友灵修、堂区组织管理,圣经阅读分享及天主教社会训导与实践等知识。
弥撒讲道中,神父告诫教友们,“不要害怕死亡,我们的信仰是死亡后的复活,应向今天我们所纪念的亡者学习,在炼灵月中多做克苦、祈祷,献弥撒帮助众炼灵脱离炼狱,早日荣登天乡。”
下午三时多,西门堂的教友们去了乐清泮洋圣山墓地朝圣,这里埋葬着郑、陈两位神父,同时在这炼灵月里,他们祈求天父,让炼灵早登天乡。最后,两个堂口的学员们在依依惜别中,彼此衷心地祝福和祈祷。
这次培训的课程有《灵修》、《教会论》、《礼仪》、《圣经》和《教会史》。通过学习大家不但在灵修上有所提高,在知识方面和对教会的认识方面也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