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喜乐,是因为我们选择去爱当群众听到若翰报告主耶稣的来临后,都来寻找改变自己的方法:我们该做什么呢?对不同的人,若翰给予不同的建议,就是在善尽责任中选择去爱。
因此,若不同教会的基督徒一起聆听天主圣言,并设法将圣言付诸实行,便是朝向合一走出真正重要的步伐。教宗表示,如同圣保禄和圣伯多禄的初期教会的信友们那样,我们也必须去宣讲那使我们得以转变的慈悲大爱。
(若十24)。经师和法利塞人的怀疑坚不可摧,他们以各种方式多次重复这个提问。他们的怀疑源自一颗瞎眼的心,由於他们信德盲目。耶稣亲口向这些提问的人解释说:你们不信,是因为你们不属於我的羊(26节)。
谁若如同基督那样服事,他就是基督的见证人:他就是在服事兄弟和姐妹,对谦卑的基督不离不弃,不厌倦基督徒的服事生活。教宗指出,为能履行这项使命,需要每日训练随时乐意奉献自己的生命。
天主喜爱我们的每项慈悲善工,虽然从未有人见过天主,但我们在帮助弟兄时就能认出天主的面容(参閲:若一18)。这样,我们就触摸到基督的骨肉。
这事也发生在伯多禄和洗者若翰身上。若翰曾被关在囚牢里,孤独一人,万分焦虑,派他的门徒去询问耶稣是不是默西亚;最後却因舞女的任性和罪妇的报复而身首异处。
若欠缺新生命和真正的福传精神,若教会不忠於自己的圣召,则任何新结构都会很快腐化。第四个准则是合理化。教宗提到圣座各部会在法律上彼此相等,却也需要一种有机运作上的合理化,以此凸显各自的职权范围。
玛利亚和若瑟所生活的世界并不比今天省心。每年圣诞节都会重演同样的情况:恐怖行动、战争和大批人被迫出走的消息爆满,让我们即时就能看到。
主日福音记述耶稣复活拉匝禄的奇迹,耶稣因祂这位朋友的死亡而流泪(若十一1-45)。然而,在痛苦奥迹中,耶稣没有被悲观主义所禁锢。
若某人有这暗区,就应寻找耶稣,去找一位慈悲的使徒,一位司铎,你们要去。但你们要去找耶稣,向祂陈述这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