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普通教友,我十分喜欢教堂的建筑艺术,也时常到各个教堂望弥撒,并欣赏美丽多彩的教堂建筑。可我却惊讶地发现,有些教堂的小祭台侧面,刻着某某教友奉献的字样。
(格前15:14)在默示录里主曾说:我是生活的;我曾死过,可是,看,我如今却活着,一直到万世万代。(默1:18)今天耶稣还活着,他就在我们身边,甚至在我们里面。
天主是我的力量,他让我欢欣歌唱。天主是我的救主,他给我永生永福。景县至北京的长途汽车之旅2006年5月18日,我开始了为期20多天的云南之行。
我是5月6日走上非典一线的,当天我们就与外界隔离了。5月8日开始接治病人,我在重症监护病房(ICU),为最重的非典病人做治疗,我治疗的有20个病人。
愿天主祝福每一个地方、每一个角落;愿天主使全世界成为爱的海洋;愿天主圣化每一个地方、每一个角落;愿天主使每一个人活在爱的喜乐内。
靠天主眷顾,1985年秋,我考上大学,户口迁离了那个我已生活了20个年头的渔村,脱离了“渔夫”的社会角色。我离开老家已近40年,但那个“渔夫”的情结,却永远萦绕在我的心头:我究竟是谁?
贝特匝达池边上就是大圣若瑟教堂,作为圣家之长,耶稣的鞠养之父,相对于圣子和圣母的光辉,大圣若瑟并没有更多的记载流传,但以救主的谦卑由大圣若瑟抚养成长,却与中华文化中的父亲的角色那样的相似,圣家之长,为我等祈
我们的感情陷入了危机,我大哭了一场,静静地想:“主啊,我这么虔诚地爱你、敬你,为什么竟给我这么大的痛苦呢?”我感到信仰是一种虚幻,我灰心了,冷漠了,渐渐地远离了主,圣经也不看了,祈祷也不做了。
1980年晋铎后,他在斯基奥市(Schio)至圣圣三堂区任副本堂两年后,被派往宗座额我略大学学习教会法,目的是学成后能在教区法庭工作。
过去我也曾这样想,但最近几年我渐渐开始感到怀疑。尤其十年前回大陆探亲,见到母亲那种虔诚的信仰后,更使我感觉信仰是理性的产物这句话,其中可能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