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这里有两个原因:一是中国人十分重视人的生辰。生,预示着生命、生机、希望;死,却令人晦气、沮丧、绝望。耶稣是先死而后复活。中国人对复活天生缺乏认识,特别忌讳死。
但是,对于当时的一些大人来说,我想,记忆中应该还有另外一个词,叫年关。
我想这一定离不开姥姥多年给我祈祷,才使我紧紧地跟随着基督,走神父之路。可惜现在很多的年轻人不喜欢玫瑰经,说玫瑰经是过时了的祈祷经文,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诵念圣母经,真的让人感到枯燥无味。
人往往怕死,怕想到死,怕看见死,但是人却不能不死。《圣咏》的作者感慨:我们的日月,都在你义怒中消逝,我们的年岁,也不过像一声叹息。
在开始要理讲授前,我想先问候庆祝50周年金婚的夫妇们。这样的纪念日是家庭中的好酒!你们的见证是新婚夫妇和青年应该效法的榜样,是美好的见证。谢谢你们的见证!
在可能被开除公职,走投无路时我想到了主,便日夜向主祈求,向他悔罪,请求原谅我的昏庸,挽救我沉迷于世俗的危险,恳求天主让这事有一个好结果,让我平安无事……仁慈的主应允了我,让我保住了公职
写到这里,我想到了一个关于爱的故事。肯士登和杜尔是两个对绘画极有兴趣,一心希望成为画家的年轻人,可是他们没有钱上学,于是两人决定由一人工作供另一人入学深造。
外祖母仰天长哭,绝望中的她在一天夜里准备了一坛卤,想结束这无尽的苦难,但当她看到床上熟睡的大女儿时,再也下不了决心,如果孩子醒来没了亲娘,10岁的女儿又是什么结局?
有一年,丈夫半夜间想呕吐,谁知刚一下床突然摔倒不醒人事,吓坏了全家人,杨女士马上打电话叫救护车往医院送,在途中杨女士向天主祈祷,求圣母和大圣若瑟转求,千万不要收丈夫的灵魂,全家离不开他。
让我们注视他们,自问:我想如何结束我的司铎生涯呢?做个官僚份子、做个仲介者,或是做个中保,也就走上十字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