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十九26)许多标记显示,童贞玛利亚仍然希望在今天借着这项祈祷,向教会的儿女表达她慈母的关切。
你要听(ShemaIsrael)」(申六4),梅瑟法律的第一条诫命就是以这句话开始的,且在圣经中一直反复出现,以至于连圣保禄宗徒都肯定说:「信仰是出于聆听」(参阅:罗十17)。
以若瑟为例,虽然他是家里较年幼的儿子(参阅:创卅七2-3),但天主在梦中向他传达重要的事;当他约二十岁的时候,已担任要职,胜过他的所有兄弟。
想到其中一个例子,就是真福若瑟·安琪达(JosédeAnchieta)。他是十六世纪一位年轻的西班牙耶稣会士,在二十岁时以传教士身分前往巴西,并成为这个新世界的伟大宗徒。
若要说为此作出主要牺牲的,就要数我的父母亲了。我很清楚:当我告诉父母亲我要做传教士时,他们都相当吃惊。当时我还只是个高中生。
若认为死亡便是一切的终结,那么死亡会令人感到害怕,惊恐,成了一种威胁,打破每个梦想和希望,破坏各种联系,中断每个旅程。
(格若12:7-8)主耶稣基督面对十字酷刑,在山园祈祷时,也发出惨痛的呼求:“父若可能免这苦杯!但不要照我的意愿,而照你所愿意的。”
谈到朝鲜半岛关系的新视野,圣座国务卿提到教宗若望廿三世。这位教宗不断强调那些能凝聚众人的普世价值观,积极寻找每个人和每个社会所体现的美善,秉持互相尊重及承认的原则开启对话,克服那会制造分裂的狭隘心胸。
然而,若我们断定“娜些是能进食的好果子”,那我们必需明确地区分“好树”与“坏树”。当我们谈到“善人”与“恶人”之间的区分时,这个问题就变得更加棘手了:“心善者生善,心恶者生恶。”
(若14:26–27)世界的平安,肯定是不稳定的:我们现时正面临一场战争,而这战争有可能威胁全球的。每当一场战争结束时,我们都会大喊:“勿再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