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耶稣基督的生平来看,我们看到主耶稣也是一位有丰富情感的人。经上说:他一下船,看见一大伙群众,便对他们动了怜悯的心,治好了他们的病人。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比喻,就好比是一个消防队员,看到火灾,必须马上灭火,而不要浪费时间去找那个放火的人。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让我们来看看耶稣对这个问题是怎么说的:你几时设宴,要请贫穷的、残废的、瘸腿的、瞎眼的人。如此,你有福了,因为他们没有可报答你的。
信仰为我成了不可或缺的,路上遇到车祸现场,我会为受伤的人祈祷。在工作中和工友处好关系,向他们讲一些他们能明白的教会知识。在家庭生活中帮助家庭有纷争的邻里走向和睦。
这是她的一贯作风,就好像站在暴风雨中的人突然大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一些吧!她一向认为这种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做法,是接近天主的捷径。
有时,我们会胡思乱想天主是不是已经放弃了自己,但真理告诉我们,天主从来没有抛弃过任何一个人,天主是至仁慈的,他愿意宽恕每一个真心悔改的人。
那些依靠自己的安全感,尤其是物质安全感的人则不同,他们不期待天主的救恩。教宗说:我们要相信:我们的安全感不会解救我们;拯救我们的唯一保障是把希望寄托在天主身上。
我说:我刚领洗,认识教会的人很少,不认识李神父。朋友告诉我:你应该去认识他,他在我们厂劳改时,是全厂公认的好人,我想,他现在一定也是一个好神父。不久,我认识了李神父,并且还找他办了告解。
身分认同的责任表明,真正的对话不能建立在暧昧或为迁就他人而牺牲善的基础上;保持差异的勇气在於我们不把在文化和宗教上与我不同的人当作敌人,而应把他们视为伴侣,怀着善意深信每个人的福祉存在於众人的福祉内;意向的诚恳则指出
例如:在教育和非教育人员的择取上,在这些与学生接触的人员的教育和培育上:他们应是健康的人,稳重的人,懂得什麽是违反他们权限的事,知道行暴的违法行为,不仅不可接受,而且也是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