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里萨修女只能把她所带的维生素丸给了他们,那妇人十分感激,向她行合掌礼,并说:“这里边还有生着病的老妇人,也请你看看她。”特里萨修女听到这句话,内心受到了很大的震动:为什么穷人会有那么善良的心?
有一次我有幸参加了一台印象深刻的弥撒,因为圣道礼时神父用的是对话式讲道分享。这些信友信仰很扎实,主要是妇女及儿童,他们都自动站起来分享对读经的看法。那天的主题是爱与平安,读经是圣保禄的书信。
哲学家冯友兰曾说,行祭礼并不是因为鬼神真正存在,只是祭祖先的人出于孝敬祖先的感情,所以礼的意义是诗的,不是宗教的。
教友们真的很不容易,一个种田的,一个给别人打工的教友,他有很多的事需要去办,但他还是托着疲惫的身体来参与教会的礼仪和活动,有几个教友愿意到教堂里来分心打瞌睡呢?他们实在无奈。
1991年11月17日李笃安主教主礼,被祝圣为榆林教区主教。1999年12月17日安息主怀。也许后来有学者研究榆林教区现代发展史时,会专门研究王振业主教的生平,为他写篇有根据的学术传记。
天主再一次肯定的话语,使亚巴郎在绝望中仍坚持希望相信了,亚巴郎不在怀疑,也带领全家男子进行了割损礼。
1603年,利玛窦在北京出版《天主实义》,在该书的第二篇,他引用了儒家典籍中的十一段文字谈论上帝,如:《诗经》大雅云:维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尚书》汤诰曰:惟皇上帝,降衷於下民;《中庸》曰:郊社之礼,
到处建塔寺,精研教理,创下三教同源一说,硬派孔子当佛祖的学生,贬低儒道。甚至三次到寺里舍身,皇位、国家、后妃都不要了的时期。这位梁武帝设大礼迎接了远道而来的菩提达摩。
比如在上海的顾长声写的《基督教与现代中国》,《从马礼逊到司徒雷登》,另外还有四川的学者写的教案史等等,都是对基督宗教在华的历史一个回顾。
信仰小团体可以不同的内容和形式出现,意即可以是善会、基基团、教友爱德小组等。但作为信仰小团体,它们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信仰成熟及服务他人。2.以基督为中心,以圣言、圣事、祈祷为滋养,以福传为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