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圣女圣三依撒伯尔曾说过:我在地上找到了天国,因为天国就是天主,天主就住在我的灵魂内。在我们基督徒的生命中,仅仅认识天主是不够的,需要全心信赖天主:无论任何人信他,就会得到永生。
尤其是像我一样的上班族,也许我们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福传,但在工作中一样可以把经验到的天主告诉我们身边不认识天主的同事,信仰的种子随处可撒,随时随地都可以福传。愿基督的福音早日传遍中华大地。
一位印度政府官员曾对德肋撒修女说:姆姆,你知道吗?我爱基督,但是我恨基督徒。接着他又解释说因为基督徒没有把基督带给我们,他们没有圆满地活出基督徒的使命。
在岁月的长河里,泛起了一朵朵爱的浪花,在奉献之路上留下了一串串踏实坚定的脚印,在践行使命的过程中撒下了汗水和泪水。基督的教导是他们生命的导航,众生的需求是他们服务的对象。
菜园村是教友发展更快的一个村,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高庙村的撒夏娥通过三嫂接受信仰后,回到菜园村娘家宣讲,她的嫂子——今年52岁的姚佩霞首先对天主教产生兴趣;就在同时,王惠云也由苟家村娘家知道了天主教信仰的信息
奉圣女小德肋撒为本会主保。以“全牺牲、真爱人、常喜乐”为本会精神。1929年10月3日,首批16位望会生进入初学,以后圣召源源不断。
母亲叫付美香,圣名德肋撒,1932年生于河南华县,幼年奉教,在家中排行老二,大姨出生不久离开人世,姥爷务农,姥姥常年重病缠身,两个小姨还小,9岁的母亲就挑起了洗衣、烧火、做饭、照顾小姨的家庭重担,沉重的家务劳动练就了母亲的吃苦耐劳
一如耶稣对西满伯多禄说:“划到深处去,撒你们的网捕鱼吧!”(路5:4)。西满因整夜劳苦,毫无所获而忧伤,他以自己多年的经验无法寻获鱼群。
科斯塔神父解释说,用“慈善的撒玛黎雅人”的比喻作为典范绝非偶然,教宗借此让我们看到每个人的尊严,以及给予每个人支持和关怀的承诺。“随后的章节进入爱德的核心,让我们看到爱德如何支持兄弟情谊。
教宗期勉人们活出慈善的撒玛黎雅人的精神,懂得调和差异、寻求公益。简而言之,这就是教宗所说的「创造和谐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