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接着解释基督徒的希望,表示基督徒并非远离世界,却承认在自己生活和周遭存在的恶行,同时也学习以基督复活的观点去解读现实,明认我们正处於期待的时期。
战後,这位教宗又带领教会走向现代化世界。他的真正形象与黑色传闻中的宣传截然不同。庇护十二世真福列品案早在保禄六世召开梵二大公会议时就已经启动。本笃十六世教宗也於2009年承认他的英勇圣德。
(撒上2:8)是大罪人:基督耶稣到世界上来,是为拯救罪人,而我就是其中的魁首(弟前1:15)我自出世便染上了罪恶,我的母亲在罪恶中怀孕了我。(咏51:7)是天主的子女:我们借着耶稣基督获得义子的名分。
好像整个世界都弃绝了他。可谓凄风苦雨,历尽苦难。但是耶稣的复活彻底改变这种惨状,复活使人们从极度地悲伤进人全新地喜乐是质的蜕变。因为耶稣战胜了使人恐惧的死亡。
明亮的烛光驱走了圣堂傍晚阴暗的光线,象征了他的死亡给黑暗的世界带来光明,释放被罪恶捆绑的人类。烛光礼后是圣道礼,八位读经员和神父感情充沛的恭读了当天的福音,大家恭听的同时天主的圣言再次撒在心田。
香港教育界在小学、中学和大学均设置普通话课程,为培育和塑造年轻一代能用两言三语表达自我,既能扎根于脚下的土地,又能放眼世界,与世界接轨。
这个世界的价值观讲报仇雪恨,讲十年不报非君子等等,但耶稣却教导我们当爱你们的仇人,当为迫害你们的人祈祷(玛5:44)。
如果信耶稣一辈子,结果带着一身的罪,没来得及痛悔离开世界,没得救,才真是愚妄!再念一次吾主耶稣在福音中的提醒:你们竭力由窄门进入吧!我告诉你们,将来有许多人,想要进去,却不能进去!
希特主教再次强调,奥曼的调解员角色有助释放汤姆神父,他感谢奥曼在穆斯林世界各种群体和势力中的「相对中立」立场。主教形容「他的释放对大家都是一种舒缓」。
当魔鬼「如此温柔有礼地进入,掌控我们的态度」时,我们的价值观「便从服事天主转变为忙於世俗」,从而成为「平淡的基督徒、世俗的基督徒,把世界的精神和天主的圣神相混淆,远离上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