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保禄宗徒对偶像崇拜作了精辟透彻的分析,阐述在基督降生以前,以及在不认识基督的地方的人类处境。换句话说,这位宗徒辨认出救恩的进程从何处展开:它并非从零开始,而是从负数,也就是从罪过开始。
「基督信仰的古老根基深植于这片土地,滋养著促进地区层级和国际社会相遇的圣召。个别的独特性在这里受到尊重,多元差异被视为机遇、珍宝,而非冲突的理由」。
11日早晨为大家主持开幕弥撒,在弥撒证道中他谈到:“今年我们教区定为家庭祈祷年,希望每个家庭效法圣家,在基督的爱内和谐幸福,教会的发展,社会的安定都离不开家庭的和谐。”
所有宗教都有济世救人行善的主张,就基督教而言,基督道成肉身,作为万民之君的基督,不但不恋栈权力,却选择生于马槽,出身寒微,甘于为木匠之子,出入于街市会堂,终日与低下阶层为邻,为的是要服侍人,开展各种社会服务工作
基督行的奇迹完全不是一种魔术,而是信赖天主和祂的圣意安排。教宗说:“我们生活在一个总是设法增加收益,提高营业额的世界里。但最终的目标是什么?是给予还是拥有?是分享还是囤积?
(参阅:《生活的基督》劝谕,37号)教宗方济各承认这往往很不容易,因为「我们必须学习欣赏青年,并在教会和社会内提供给他们空间」。教宗由此谈及青年的现况。
克莱马(信仰通讯社)—“今天,真福阿尔弗雷德神父用为了爱基督而慷慨献身的生活见证向我们的克莱马教区讲话,激励教区见证爱德的福音;他向在基督派遣的敦促下‘到普天下教导所有人’的传教士们讲话,他们走上世界各地的大街小巷向所有人去宣讲救恩的福音
为了阐述穷人为何是与基督相遇的绝佳场所,教宗从圣依纳爵的《神操》出发,强调要默观并化身为仆役,去伺候贫寒卑微的耶稣圣婴(111、114号)。
在泰国举行的基督徒会晤(梵蒂冈新闻网)基督信仰于公元16和17世纪之间传入当时的暹罗王国(RegnodelSiam)。两位葡萄牙籍的道明会士最先来到泰国,二人都于1569年殉道。
教宗方济各11月22日下午在曼谷朱拉隆功大学(ChulalongkornUniversity)会晤了泰国18位宗教领袖,其中有佛教、伊斯兰教、印度教、锡克教,以及包括东正教领导人在内的各基督信仰教会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