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圣马尔谷情有独钟,记得在上海佘山修院读书时,跟随美国圣母大学毕业的马百龄老师学习过《马尔谷福音》后,暑假回到家里,就在自己的家里办了一个小小的圣经学习班,主要是小学快毕业的我的妹妹利君、西会及邻居家的卢会丽等几位孩子
他们的保守就是他们的思想,如男尊女卑;他们的开放就是在弥撒礼仪中,以舞蹈开始,还有给祭台或圣母去献花的环节。还有些祈祷是非常前卫的,比如:他们有肢体的祈祷,或用一些各式各样的方式来表达内心的祝愿。
五月份我们庆祝大圣若瑟,劳工主保节;五月份,我们也庆祝圣母月。通过两位圣人,我们学习在自己的家庭中和团体内做充满活力的基督徒。
在北京一所大学的收发室里每天都会收到几百封信件,而每个月无人认领的信件就高达50封左右。为此学校里每周都会有一些志愿者专门过来整理无人领取的信件,如果超过一个月无人认领就会被贴上退信通知退回原址。
但鉴于中国现在还没有天主教大学,修院应该负担更大的使命,即为中国教会培育神学学者,目前来看这条路还很长;修院也应该为修女和教友敞开教学的大门,部分修女已经能够进入修院学习一段时间,希望教友的路不是很远。
大学刚毕业的那年,家里发生了很大的变故,我突然无所适从。忧虑深深困扰着我,伴随着烦躁、易怒、失望,莫名其妙的孤独和空虚感,让我经常透不过气。
北大、清华、人大等10多所国内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的教授,及一些环保组织的专家前来参加。他们与宗教界人士一起关注环保这个社会问题。
(作者为重庆教区神父,曾就读于澳门圣若瑟大学宗教学系,后任教于国内多所大修院,现今在罗马从事信理神学和比较宗教学研究)
他的父亲是一位草药药剂师和市议会成员,希望利玛窦能在城市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于是送他到罗马的萨皮恩扎大学学习法律。然而,利玛窦有其他想法,他违背了父亲的意愿,于1571年加入了耶稣会。
2016年,我到奥地利参加一个隐修院白冷会(奉圣母为主保),那里的修女们个个笑容满面。她们说:我们的一个理念是:把天堂上圣母的喜乐带到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