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从天主那里得到帮助,希望主能赐予我们力量和智慧,使我们能够突破面临的困境。因着她的要求,我具体向她解释:当人们面对超过自己掌控能力的处境时,最快捷的解决途径是寻求帮助。
主,创造了奇事,为我们送来耶稣基督,让我们拥有一位慈祥的妈妈,为我们在尘世树立了学习的榜样;主是真理、道路、生命,是天地的主宰;主是力量,是人类得救的保障!
去年国庆长假,去圣堂参与弥撒,由于好几个主日事务缠身未能参与主日弥撒,进堂第一件事就是办告解。教友们井然有序地排着长长的队伍,在省察中等候。
如果我们不为有需要的兄弟姊妹服务,那么我们见不到主,甚至在教会礼仪亦然。正如圣本笃说,我们需要祈祷和行动。」
神父一直强调:默想就是默想,默想不是默写,不是想道理,默想是自己从内心充分体验耶稣的心,把自己的心与主的圣心合成一个,在心中与主说话,从而得到安慰,得到力量,找到方向,找到目标,在生活中去做。
日常生活中,当我们抱怨饭菜不合口味的时候,主在四处奔波,餐风饮露。宗徒们也随主过着食不果腹的生活。有时为了充饥,走过麦田掐些麦穗吃竟遭人诘难。
主有无穷恩,常赐彼圣民。上主常会把丰富的恩宠赐给求他的人。这是我一位老朋友的口头禅,在生活中也无数次体验到他恳切求主所获得的奇妙恩典。
教会礼仪年的高峰是逾越节三日庆典,即纪念主的晚餐、主的受难死亡和主的复活。每次举行主的晚餐都是在宣告主的死亡和复活,并期待祂的再来。
七号天主堂举行了隆重的感恩圣祭,本堂神父柳建林在讲道中希望教友们要懂得感恩、谦卑,谨遵主的训导,效法主耶稣,彼此相爱,彼此包容、彼此服务,在生活中为主作证。
但此礼仪年是以将临期第一主日开始,分为将临期、圣诞期、四旬期、复活期、常年期,并以常年期第三十四周做为结束。在此不同的时期中,除主日的庆祝外,又插入了不同的庆节与纪念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