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的时候,望着漫天的彩云,迟迟不愿走出照射在教堂里的霞光,爱此光华好,常思主恩浓......
紫藤在五月里尽情怒放,藤蔓紧紧交错缠绕,犹似亲如手足的兄弟一起走过风风雨雨......5月25日上午,以“五月紫藤”为主题的闽东教区首届圣乐交流会在主教府举办。
在这个崇尚表象的社会里,脆弱触动我们想起常我们刻意回避的死亡,然而,死亡“却是一个我们不容置疑、必须直面的现实”。教宗表示:“尽管我们戴上面具,精心设计各种手段来转移注意力,圣灰礼仪仍提醒我们是谁。
在那个物质缺乏的年代,一到过年前,家家户户大人小孩手里捏着各式各样的定量票据,在天寒地冻的露天里排着长长的队,购买不多的过年物质。
正如宁海作家协会滕延娟作家的《高高的皂荚树》,她说她是一个佛弟子,但是宁海天主教堂里的修女陆嬷嬷,成了她与乡民们常常怀念的人,看到了慈悲与博爱。
教宗勉励我们在各自的生活里,省思能如何跟随基勒乃人西满的这种步伐。我们唯一能做的是环顾周遭“许多在仇恨和暴力的煽动下走上加尔瓦略之路的男女”。
事实上,耶稣来到耶里哥--这座低于海平面的、被认为是阴府之境的城邑,专为寻找迷失者。
自从改为塔轿开始,此游行变得愈加盛大,甚至成了今天众人熟知的:一座高耸入天的塔,里面有圣女罗撒的态像。
我们也如那位从耶路撒冷下到耶里哥的人一样,下降至死亡的深渊,而耶稣、慈善的撒玛黎雅人,用祂的爱与怜悯在我们的伤口上涂油,治愈我们的创伤。
在基督里有公义,也有怜悯,恨罪也爱罪人。杀死罪人不是目的,救人灵魂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