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主教离京当日(4.21)在东堂与夏主教等举祭感恩周主教在宣武门堂(4.18)北京之行的最后一天,我在王府井教堂主持清晨弥撒时,在信友祷文结束时我祈求圣神引领,让我们学习如何同时去爱我们的国家,也爱我们的教会
面对日益物化的世界,身为基督徒的我们更需要学习救主耶稣的谦卑质朴且超凡脱俗,尽力戒除世俗的虚荣浮华以及水涨船高的无限贪婪,不断加强心灵与精神的美善建设,借以促进信、望、爱、敬诸德的成长与进步,使人因着我们所映显的福音生活而归光荣于天父
一扇写有慈悲禧年圣门开启的巨大彩虹门竖立在圣堂大门处,圣堂堂面正中央,醒目高挂着巨幅耶稣慈悲圣像,圣堂广场的东南角,虔诚的教内外朋友在圣诞马槽前朝拜圣婴、静默祈祷。
实际告诉我们物质的享乐,不仅是我们最高的追求,人还有精神的、灵性的渴求,必不可少,绝不可忽视!俗话说:知足常乐!还说:一份精神一份财,没有精神财不来!
去年,中央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号召后,和谐社会已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问题。
这是9年前发生的一件事了。2001年11月17日,宗神父来到耀县,给一位九十高龄的郑芳兰老人领洗,实现了她和丈夫一起走天堂之路的愿望。
按照教会传统说法,魔鬼、世俗、肉身乃是人的三大仇敌(简称“三仇”),因为它们常会阻碍、干扰人顺服天主的旨意,引诱人做违反天主美善的坏事——犯罪作恶,得罪天主,最终丧失灵魂、失落天国永生,故此人人都该万分警惕
教宗鼓励信友们在这重要时刻具体分担普世教会的所需,并省思教会在世界各地宣扬福音的召叫。他说:「我在世界传教节的前夕呼吁众人,以祈祷和具体援助陪伴教会在传教区的福传行动。」
由神父祝圣过的水,通常放在一个小碗或“圣水罐”里,或者放在“洗池”(ThebaptismalFont)里,安置在教堂门口或房屋的进门处。信友点圣水画十字圣号,提醒自己已经受洗。
全球约百个教会改革团体联合呈递一封请愿信,请求教宗方济各给予天主教平信徒在教会决策上「有效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