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们在服务的方法及方式上并未接受正规的培育,但服务的本质,是心态。只要我们的心在修生们身上,我们的言行举止自然会成为修生们的喜乐。
一、摆正心态,不怕困难记得马神父给我们行了派遣礼之后,我们几位福传小组长抓阄,我抓到了店子头村,正当我沾沾自喜的时候,一位同工姊妹一把将我手中的纸条抓了过去,塞给我鹿苑何家-花园村。
他希望这些人是接近群众的、过着简朴节俭的生活、没有王子的心态,并能够与今时今日之人传播天主的爱和仁慈。他目前正在采取第一步骤确保他定的方向得到跟随。
休息好了,心态平和了,母亲的性格变得开朗了。原来就爱看书的母亲,有空就看何永莉的圣经。孝顺的何永莉又给母亲买了一本圣经,也常和她分享。不到一年,母亲就把新约读了一遍。
进教之后,你面对生活的心态就有可能转变,在信仰内你会获得一份承受痛苦的力量,获得一份精神的安慰,你看问题的角度就会发生变化。
我们应该密切注意,我们的外部环境怎样影响着我们的心态。我们应该简化我们的外部环境,以扩大和增强我们的精神世界。我和我的丈夫在去墨西哥的旅行中,就有这样的体会。我们想去一个很小的本笃会隐修院做晚祷。
在《福音的喜乐》劝谕中,我试着描述缺乏爱的最明显记号:自私、精神懈怠、悲观主义、自我陶醉的诱惑、不断地自相残杀,以及让我们只关心表面,因而减少了传教热忱的世俗心态。[4]我们该怎麽做?
如此传播一种排外、封闭和只顾自己的心态,对此应作出果断的回应(92)。关于侵犯未成年人,教宗表示,教会不怕指出其成员的罪过。
最后,我们要明确人处在社会中、人群中,就要处理好自己同别人关系;为我们度奉献生活的人,可能更要多想我们怀着什么心态,才能更好地为人服务?我认为应遵循主的圣训做盐做光。
如果他们以这种心态来面对心理辅导,就没有作用。反之,如果他们能够承认自己有问题,愿意面对,愿意解决,可以说,几乎没有解决不了的家庭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