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耶稣受洗日为儿童们施洗是由若望保禄二世开始的,当今教宗也继承了这一传统。本笃十六世在讲道中解释了今天圣诞期最后一天礼仪的意义。
我们当教友的人,从受洗开始就已经点燃了信仰的烛光。如何让这支真理烛光永不熄灭,越点越亮,直到永远呢?这就需要拥有一个坚定信念和永远不变的执着精神。万万不可忽冷忽热,掉以轻心。
后来,徐光启谈到这次相遇时说:而余亦以闻游从请益,获闻大旨也,……盖学无所不窥,而其大者以归诚上帝,乾乾昭事上帝。
在这个奇事的感召下,当时就有四个教外人和他一起去了教堂,后来都成了慕道者,先后都受洗入了教。后来他工作的厂子搬到锚营,在那里做皮革伸展挤水工作。
这是接受这个命令者心志的表达,是天主圣意藉着大使命表达出来。它起源于一个宣告,接着一个使命,最后以一个应许结束—————“我同你们天天在一起,直至今世的终结”。(玛19∶20)。
耶稣受洗后,圣神立即催促耶稣到旷野去,受撒旦的试探。(谷1:12—13)像人一样去经历自己软弱的纠缠。
那天宋家像办喜事一样,教友、慕道者、亲朋好友都来了,邳州本堂许永斌神父和三位修女也来参礼,围观的群众数百人。神父为32位慕道者施洗,然后举行了首台弥撒。从此这里有了福传的阵地,教友有了温馨的家。
他接受培育后,成为孜孜不倦的福音宣讲者,更谦逊地托钵乞讨。他不分彼此、每日请求所有人为他的会士及穷人捐献物资和面包。他保证每个人都能得到神慰,并为他们献上祈祷。
十一月十一日,教宗本笃十六世在梵蒂冈接见了宗座国际圣体大会委员会全体成员,并发表讲话指出,特别是在目前背景下,圣体大会的任务是为新福传作出特殊贡献;每一次圣体大会本身都促生了最具有传教精神的福传者。
元月11日主日,主受洗节,教宗将在西斯汀圣堂主持弥撒并为婴孩付洗。元月12日至19日,教宗将前往斯里兰卡和菲律宾,展开他的第7次国际牧灵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