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刚列举了“信德伟人”(如亚巴郎、梅瑟等),作者以他们为“证人”,现在在第12章将他们视为围绕我们的一朵“云”(希腊文:νέφοςnephos,象征庞大的群众),鼓励信友效法其信德。
读经二恭读圣若望一书3:1-3写作背景:《若望一书》作者传统上被认为是宗徒圣若望,与《若望福音》作者相同,写作目的在于:抵抗当时教会中兴起的诺斯底主义(否认耶稣真是天主子和真人);强调信仰的本质是认识耶稣
__________撰文:魏明德(BenoitVermander),作者乃上海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利徐学社学术主任。
新约的作者们贴切地采用希腊文中的splagchnon(肺腑)一词来对译rahamim;圣史们则更喜欢采用splagchnon的动词形态splagchnizomai(动了怜悯的心)来描绘耶稣因着对于求助者的感同身受
(作者:日本庆应义塾大学综合政策系教授)
这是一本很有阅读价值的书,作者写出了她心路改变的历程。柯艾芙夫人读了那么多年的经,甚至还带领别人读经,所希望及祈祷的是别人的改变,尤其是她丈夫的改变,她孩子的改变。
(本文作者为意大利米兰天主教圣心大学教会历史博士)
作者心声:那一刻,看到金神父那期盼的眼神,那为主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情怀……我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久久不能平静,任泪水一次次模糊了我的双眼。
作者(左)和苟宁华(右)四、开展福传苟宁华第一个福传对象就是她的姐姐。当苟宁华向她介绍天主时,姐姐说:我信你那洋教,能好使吗?我们家就看佛,我才不信天主呢。
过去我们曾经指出:传递基督的福音并非仅仅把福音作者所写的有关耶稣言行的文字传给后人,更要把不同时代、不同地方、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思想观念的人对福音的了解与体验传给他们的后代,在后代人之中产生启发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