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道圣母隐修院的修女写于善道圣母隐修院心脏的"合唱"中当圣方济各和圣女加辣吸引了众多渴求真理和福音的男女时,那是在1100年的末期和1200年的初期,当时的传记作者用这样的话来框定他们在当时的社会和精神形势下的使命
当母亲看着儿子穿上祭衣的那一刻,这份骨肉割舍之情,不亚于产痛。这是山西太原韩顺平和李雅静夫妇之子韩博神父的肺腑之言。神父走上祭台的那一刻,毅然割舍亲情,肩担福传大业,胸怀天下人灵,追随基督。
我们来的时候,北堂正在装修,整个堂显得比较凌乱。 北堂的本堂神父袁安平对我们说:“北堂的教友不多,只有400左右,而且大部分都是外地来西安务工或求学的年轻人。
新书介绍会圣座的改革是一次行走、一个进程、一种精神和一项深入反思,于3月19日颁布并将于6月5日生效的《你们去宣讲福音》宗座宪章只是随着教宗方济各的牧职开启改革的一部分。
正是从这“信仰生活与我们的人性、认知和情感维度不充分的对话中”,产生“灵性上的疑惑和圣召危机”。“我们不清楚自己要什么,对自己没有足够的认识”。
教宗在接见活动中,首先提到这3个义工组织正在举行的庆祝活动,他说,纪念活动也是重新回顾自己特恩的大好时机。不仅要怀着感恩之情,也要以批判的眼光思考义工组织创立的历史起源,同时留意时代的新标记。
神父接著提到鲁布廖夫(Rublev)在1425年为圣塞尔乔堂绘制的天主圣三像,它被俄罗斯教会在公议会中宣告为所有描绘天主圣三像的典型,救主之母小堂内的镶嵌画就是它的复制品。
在中国的边陲,云南的滇西北与西藏、缅甸相接壤的地方,有这么一个叫贡山的小县城,那儿居住着云南独有的傈僳、怒、独龙等少数民族,也居住着一部分藏族。
枢机阐明,教会将默观生活视为“缺乏稳固参照点的今日男女的灯塔和火炬”。枢机首先指出,各个时代的男女总是在寻找天主的面容。
为了准备心灵,诠释我们心中对天主的渴望,加以默观和培养,从而将渴求的灵修发扬光大,托伦蒂诺神父阐明,「接触自身的渴求绝非一件易事,但若不如此,灵修生活就会与我们的现实脱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