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是一座既古典又时尚的国际大都市,它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显赫辉煌,影响和引领过整个世界。巴黎的历史和现实使得有太多的地方值得光顾,而一天半的时间只能让我们舍弃其他,奔着十字架去朝圣了。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天,欧洲盟军最高统帅艾森豪威尔在法国的某地乘车返回总部,参加紧急军事会议。那一天大雪纷飞,天气寒冷,汽车一路疾驰。
问:首先我们请教科马斯特里总主教谈一下诸圣瞻礼与追思已亡日的关系。答:在我们纪念生活在天堂上的诸位圣人圣女的同时,我们当然也要纪念那些先我们而去,正走向天堂的前人。
在福音中,耶稣和法利塞人都称亚巴郎为父亲,因为这个子民,即今天的教会是由他而生的。天主召叫亚巴郎离开故乡到另一个地方去继承产业,他立即信赖、服从了天主。亚巴郎是一位有信德和望德的人。
我家在农村,我们村教友又不多,所以每逢过大瞻礼就得去临近较大的堂口参与弥撒,我们管这叫“赶瞻礼”。记得从前教友们都是骑自行车。早晨在村口一等,不一会儿就能凑十来个人,算是一拨儿,就出发了。
主耶稣也告诉我们,祂会天天和我们在一起,直到今世的终结。所以,将临期的意义既是等待主耶稣的“第二次光荣的降来”,更是在每天的生活中遇到和我们同行的主耶稣。
然而,在基督徒看来,神恩远远胜于个人才华,胜过人可具备的某种素质。神恩是一项恩宠,是天主父藉着圣神的行动慷慨赐予的恩典。
教宗在回顾该联合会的历史时,赞誉它富有成果,充满奉献的精神和默默无闻的圣德。教宗邀请他们关注过去,展望未来,意识到今天奉献生活的意义,做希望的男女。
走出去会晤那些遭受社会排斥的兄弟姐妹,倾听那些要求面包和正义之人的呼声。教宗方济各6月22日上午在接见150多位圣言会士时如此表示。
教宗方济各2月11日在梵蒂冈宗座大楼,带领聚集在圣伯多禄广场上的信众和朝圣者诵念《三钟经》。他在念经前的讲话中,讲解当天福音记载耶稣治好癞病人的事迹(谷一40-45)。这一天也是世界病人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