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学家奥利振说:爱心的债永远随着我。故此,我们要天天彼此相劝,凡事互相包容,当以爱己之心去爱人,责人之心来责己。
然后,用火种点燃一支蜡烛——早在第四世纪圣奥斯定将其称为复活蜡,又称五伤蜡。
教宗接着列举诸多圣人领受慈悲的经验,包括保禄、伯多禄、若望、奥斯定、方济各和依纳爵,并解释这些圣人领受慈悲的器皿。随後,教宗把焦点移到圣母大殿的主保,即童贞圣母玛利亚。
而且在到达山顶时,我们一个个都近乎到达绝望的边缘,这时奥斯定老师带领的补给队真的是给了我们继续下去的动力。我想说一路上有你们陪伴真好。
公元1216年,教宗何奥略三世的一道诏书,让晋中地区一个默默无闻的山峰驰名海内外。山西省阳曲县境内的板寺山,成了万千基督信徒向往的圣地。
但是今天,在经历了几代中外考古学家不懈的探索、发掘、研究之后,它早已超越了地域的概念,成为和非洲奥杜维峡谷一样,埋藏人类起源奥秘的宝藏:它是世界古人类遗址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同时,也是世界旧石器文化序列保存最为完整的地区
保禄在宣报这个信仰核心事件时,特别强调了复活奥迹的最後一个要素,即耶稣复活的事实。若一切皆以死亡告终,祂对我们而言就只是一个至高奉献的榜样,而这不可能产生我们的信仰。祂不过是一个英雄。不!
就像因经常参与圣体奥迹,教会的生活得以增长,同样也由于加倍仰慕永远常存的天主圣言(依:40:8。参阅伯前1:23-25),精神生活必可获得新的鼓舞。
神父勉励大家,要通过庆祝圣诞奥迹,认识、领受、感谢天主的爱,努力成为基督之光的一面镜子,身体力行地传承基督仁慈博爱的圣诞精神,把天主的爱带给世人。
“这是亚洲许多地方的现实,在印度主教托马斯Menamparampil的苦路默想中有对奥里萨很多基督徒的痛苦的回应。托马斯大主教是受教宗本笃十六世之委托而撰写苦路经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