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4年以来,圣座福音传播部(即原来的圣座万民福音传播部)为新任命的主教举办一年一度的研习班,旨在让所有新主教们在上任伊始有一段时间反思主教牧职、怎样履行主教牧职、听取讲座、交流经验,并在罗马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主教兄弟们分享对话和祈祷
信函引用关于礼仪培育的宗座牧函《我渴望而又渴望》,指出“会众的行动,例如参加聚会、身体姿势、保持静默、声音表达、感官投入,这些都是会众参与礼仪的方法”(参阅:51号)。
解放后,天主教会越来越受到限制,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神父们已不能履行正常的牧灵工作,唐大姑便冒着风险协助神父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福传工作,她经常为人驱魔治病宣讲福音,帮助教友们坚定信仰,因此文革迫害中她首当其冲
教宗邀请这些年轻修士,好好利用在修院的时间,进行内在静默、不断祈祷、不断研读和逐步加入牧灵活动,以及认识教会架构。他说,教会是基督通过圣神创立的,以及由我们塑造她,透过我们的圣洁和我们的罪。
每天播出的两个节目的主要内容有教会要理、信仰讲座、访谈和教宗动态报导、灵修和心理、教会历史、意大利朝圣地介绍、圣经人物、主日弥撒读经释义等。
·德卡斯特罗蒙席,宗座告解神师;3.桑托斯·阿布瑞尔·卡斯泰罗蒙席,圣母大殿总铎;4.安冬尼奥·玛利亚·维利奥蒙席,圣座移民与观光牧灵委员会主席
原因不外如下几个方面:一、以基督信仰为主流的西方世界目前的确存在一种释方丈所说的信仰危机,但这种危机源于人们因多元化、世俗化和现代化而对教会传统的教条教义和管理、牧灵、福传等模式产生的质疑与冷漠。
执教牧灵一身二任回国后返晋探亲,维时很短,就应北平辅仁大学邀请,执教西洋哲学,并授课于文声大修院。解放后国立北京外语学校(即今天的北京外语大学)也有过他教的几届法语学生,奉职于国家的外事部门。
他指出:“神父虽患有严重的肾脏疾病,但一直坚持牧灵福传,这次车祸,就是在为一个堂点的筹建奔波的路上不幸遇难的。”
思前想后,我最后总结了自己的看法和意见:1、保教而非福传中国天主教会,历史以来,“保教”的成份很浓,因而教会便运用了一个词———牧灵。事实上,我们“保”住教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