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台湾女作家张晓风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年,一位在哈佛大学任教的医生到台湾南部极偏僻的一个小城去行医,他医好了一个穷苦的山地人,没有向他收一文钱。
每年八月二日为其庆日,教宗放有全大赦,因此,在这一天有全国各地成千上万的朝圣者来此朝圣。沿大运高速公路至阳曲县城,转由通往板寺山旅游圣地的专用公路蜿蜒而上,到达离圣母堂最近的一个村庄——王家脑村。
“有信徒认为,教区既有书店,教友不必自行开设”。对此,杨干事表示,“教会工作多元化,有利发展教友职务。教会内愈多这类团体,愈容易动员教友去福传和服务。教友自发营办他们的团体,服务动力或会更大”。
我们有权利也有责任去寻求我们所需要的东西。我们知道:连地上的父亲,当他们的孩子向他们求要的时候,还知道把好东西给他们,何况天主呢!他不会拒绝,只有他才能把好东西给我们的(路11:9-13)。
很惨,但是我看到了有几样东西仍毅然挺立:我们的圣母,她仍是张开双手拥抱着我们;还有我们的国旗。看到博爱幼儿园的国旗,我不由得想喊,中国加油,四川加油!
我们小石河堂口是在2006年12月22日正式有了一位常驻神父——韦景星神父。韦神父是一位年轻有为、和蔼可亲、一心事主的好牧者。他一踏入我们堂口,便积极地投入到牧灵和福传的工作中。
通过为期2个月的学习培训,在2008年圣神降临节有16位慕道者领受了圣洗圣事和坚振圣事。福音的种子在杨家村这块土地上结了初果。小石河天主堂神父在给新教友付洗然而,福传的道路并不平坦。
纵观现代欧美文化,不难看出,在他们的文化中是明显带有忏悔意识,有了这种意识,必然就有了反思精神和勇于探索真理的精神。
前不久通过百度查询到各地方天主教的QQ群,就加了家乡的一个群,群里多数都是和我有同一信仰的教友,也有一部分望教者,还有其他信仰的,每晚都在一起分享福音和关于信仰、生活,以及灵修……等话题。
教宗解释罗马式教堂建筑说:“罗马式教堂和主教座堂的特征是纵向的长度发展,内部分有中殿和侧殿,好能容纳更多的信众。罗马式教堂建筑非常结实,墙壁厚实,线条单纯,外表覆以岩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