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今日亦称“司铎日”。在共祭中,杨主教带领司铎团重发司铎圣愿,重申奉献生活的承诺,借此深化服务信众的使命,劝勉司铎们要坚守职责,奉献一生,以基督的爱为指引,追随耶稣的脚步。
我们去参与主日弥撒时,是如何度过的?这仅仅是一个节日、一个固有的传统、一个找回或感到心安理得的机会,或者还有更深刻的意义?
今天,结婚日似乎很难成为一个随着时间的流逝、在夫妻一生不同阶段中不断更新的节日。事实上,结婚的人越来越少;年轻人不愿意结婚是事实。许多国家中离婚人数不断增多,而子女人数则持续减少。
考生主要为在校生,但也有自修生报考。因香港教育制度改革,香港中学会考将由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取代。2011年的会考为最后一届,考生只能以自修生身份报考。
庆典分为两部分,庆典第一部分是朱维方主教举行求恩大礼弥撒,求主恩赐修建工程在天主的祝福下顺利进展。庆典的第二部分是:弥撒之后,举行隆重的开工庆典礼仪。
夫妇二人每主日带领全家参与弥撒,大人小孩穿着古朴端雅,在圣堂内行走、请安严肃整齐,俨然是一个标准的基督化家庭。教友们无不啧啧称赞,很多人为之感动。
如果能把教友化整为零,分片儿到家聚会,一方面可以增加人与人的交往,同时也可让不信主的家人及邻居有接触福音的机会,教友也可发挥更多的活力,这样可以每周轮流,挨家挨户地聚会,只到主日天及大节日到教堂聚会。
对李神父的一生进行了回顾:李神父在小修院时即表现出了非凡的音乐天赋;1953年,李神父去宗座音乐学院学习宗教音乐;1968年,李神父受郭若石总主教之邀赴台,筹组礼仪音乐的本地化改革事宜,并开始埋首中文圣乐的创作,他的作品主要是中华礼仪圣乐
万万没有想到南会长于1856年积劳成疾,离开人世,安息主怀。1863年鄂尔璧会长继承南格禄神父的遗愿,在西佘山购置了整个山顶和山的南坡。在山腰建造了五间平房,供神父疗养祈祷之用。
他在本堂区,规定每年农历年末的最后一个主日,为本堂区的感恩节,做大礼弥撒,感谢天主一年来的照顾和赐予的恩惠,提醒教友要时刻不忘感谢天主。传教节组织演讲每年的传教节,除做弥撒外还组织其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