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有两事,值得一提:一、1948年是书院创建十周年,在院领导授意下成立同学会和《司铎书院创建十周年纪念刊》编委会,推选谢博思神父为主编。
耶稣在离世升天前,为了使自己的救恩工程不断延续下去,将福音喜讯传遍普世,因此他建立了神品圣事,使司铎成为他的继承人,继续他分施救恩的工作。
范教区长和边神父等也来看望她,给她行终傅圣事。分别时,她握着边神父的手,久久不愿松开。一直守候她的范风新教友说:“老人有个心愿,不好意思说出来,就是希望在她百年之后神父再来给送一台弥撒。”
我记得两年前,陈部长在我们的“宗教与环保”学术研讨会上,对省内外学者朋友们就说过,“凡是大家做好事,做对社会有益的事,我都支持!”
(参阅:玛五43-48)天主希望透过祂爱子的逾越奥迹与我们每一个人建立的对话,并不是空洞的闲聊,如同古时的雅典居民那样,他们「只是谈论或探听一些新奇的事」(宗十七21)。
本堂神父和教友们随时保持联系,举行电话会议、网络会议讨论堂区的开支、规划、牧灵和圣事的需要等,保持堂区正常的运作,尽管教友们不能来,但是神父以及教友对堂区的责任是不会停止的。
会发生像伯多禄在监狱里那样的事:牢门敞开、手铐脚镣断裂。为此,教宗邀请众人向上主祈求恩宠,好能懂得彼此代祷。
(若三16)4.耶稣基督的启示,是天主赐给他,叫他把那些必须快要发生的事,指示给自己的仆人们(默一1)5.耶稣是道路、真理、生命。(若十四6)
“这样的事在《圣经》里,尤其在《智慧篇》中都有记载,《约伯传》或《雅歌》就是典型的例子。耶稣说需要变成小孩子才能进天国,因为小孩子知道受到比他更大的人的照顾。
他在宜黄、南昌和吉安,深受大家的爱戴;维修教堂自己亲力亲为,不怕劳苦;很多教友说,看到曹神父总是一副风风火火的样子,总有做不完的事,总有很多要实现的想法,总有使不完的力气;在堂区牧灵工作上,总是身先士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