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幸的是,这个堂区的青年教友多半在附近的工厂上班,闲暇时间喜欢去K歌和举办小型联欢,这为王神父的牧灵工作是一个非常有利的条件。本来就活泼开朗且又幽默的他很快就与他们打成一片,赢得了他们的好感与爱戴。
或许可以得出结论了,属灵的世界无需太“深刻”,太复杂,上主喜爱小孩子,终其一生,我们所追求的不过是纯朴周正的心思,若能静下心来静静地聆听上主的话语,大概已足够了。
有一天,一位教友也是我后来领洗时的代母,借给我一本圣女小德兰的《灵心小史》,当时这本书旧得已经发黄了,前面掉了几页,书的内容还是用繁体字写成的。我根本不想看,可是碍于情面我还是把书拿回了家。
教宗也列出一系列导致这个情况的因素,就是:审核神父和修会会士候选人是否适合加入神职的程序不恰当;对修生和初学生的人性、伦理、智慧和灵修的培育不够;社会上有利于神职人员和权威人士的趋势以及过分重视教会的名誉和避免形成丑闻
他是一位脚踏实地和负责任的人,在指导初学生时,是一位杰出的灵修导师,受到团体中的弟兄的敬仰。当时人文主义思想方兴未艾,他以自己的言行来对抗这个不承认超性价值的思潮。
柏拉斯特(Prasit)通过帮助彼路辛神父(AdrianoPelosin)的牧灵工作来克服他自己跌倒和救赎。他们与圣马尔谷堂区成员一起照顾双胞胎:若望和保禄。
就如同两千年来,只要教会秉承耶稣的福音精神而开展其交托的牧灵和福传使命时,各种诟病、诋毁、抵制甚至仇恨和迫害总会随之而来。但,教会之所以为教会,不就是为了忠于天国愿景和福音教导而存在吗?
鲍思高神父回忆起教宗2017年对缅甸的牧灵访问。这位神长说:「我们流下眼泪、我们痛苦不安、我们的和平被摧毁,这一切都在恳求天主伸出援手。
,曾5次记载了古圣若瑟与兄弟、父亲相逢时,他因爱而哭(创42:24;43:30;45:2,14;46:29;50:17);古圣若瑟的哭,是圣经中最动人的哭,他的每一滴泪都是一个优美“宽恕”的音符,在人灵中激荡
当然,也希望更多弟兄能一道前行,不过,绝没有轻视喜好烟酒的弟兄之意,因为很多弟兄在牧灵等工作上废寝忘食,在很多方面默默无闻地做着美好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