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在这个机会上阐述传教士应有的特质,鼓励修女们以圣母访亲的事迹作为服务和传教的典范。
这里是一座被基督教、犹太教和伊斯兰教共同认作圣地的城市,更被很多人尊为西方世界的终极。重走耶稣的受难之路,在渐变的色彩更替中品味这座城市的历史沧桑,不失为一次难能可贵的体验。
教堂里面有两幅以耶稣复活纳因寡妇儿子为主题的圣像,祭台四周的地面上以及祭台上放了很多各式各样的照片,都是朝圣者将他们的已故亲人,或患病者的照片带来,为他们祈祷并且留在了圣地。
求天主赋给在圣地、在伊拉克、在黎巴嫩服务的善心人士勇气,这些地方固然不乏希望的标记,但是仍然有待忠诚与智慧的态度来予以肯定。
求天主赋给在圣地、在伊拉克、在黎巴嫩服务的善心人士勇气,这些地方固然不乏希望的标记,但是仍然有待忠诚与智慧的态度来予以肯定。
救济弱小者成为日常的慈善行为;从街头桥洞到麻风村落,穿梭于贫苦病患间的身影更为频繁……这一年,千千万万的神长教友满怀激情跨越了各地教会开启的禧年之门,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他们瞻仰教会圣地
凡是到过圣地耶路撒冷朝圣的人一定很有感触(我也希望有朝一日能有机会去那里朝圣),这里就是天主子耶稣基督曾经生活过的地方。
教宗说:“为这一严重问题,我再次呼吁国际上作出迫切努力,使在中东,尤其在圣地继续存在的紧张局势得到解决,避免冲突令更多的人流血。”
最后圣地去不成,他和他的几个同伴到罗马,把自己完全交付于教宗手中,随他任意支配他们。圣依纳爵在罗马开始缮写会规,准备创立一个新修会,新修会完全效忠耶稣君王,因此新修会命名为“耶稣会”。
我们的教会生活在耶稣诞生的圣地,为邀请当地居民放弃任何暴力与报复的逻辑,努力走向和睦共处的目标。我们的教会也临在于中东其它国家。怎能不想到受尽折磨的伊拉克局势和生活在那个地区的基督信徒少数羊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