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时期,她的宗教经历受到了祖母的影响。经过一段时间的个人困难和疾病,她在24岁时成为基督徒。对她而言,「信仰是一种恩典」,她的使命教她快乐。
枢机解释,在当时的语境中,“万民”是一种表达方式,说明耶稣的讯息不是仅针对以色列,也面向整个世界。耶稣的话“对所有人永远有效,但对于已经信奉其它宗教的人,需要予以尊重、耐心和爱”。
他在问候阿拉伯语朝圣者时表示,教会并不意味着千篇一律,而是在爱和见证基督内的共融。此外,他还强调说人闲话严重损害教会。 各国旗帜、各式人群和遥远国度的各种语言又一次出现在宏大的圣伯多禄广场上。
在我们的生命中,有许多美丽的相遇;也许这次美丽特别的相遇,让我们刻骨铭心,让我们永远无法忘怀,从此改变了我们的生命,让我们的梦不再彷徨,让我们的心不再流浪,生命从此有了归宿。
教宗希望两个教会日益加深共融关系,藉着分享同一个圣餐见证彼此间的爱。在朝向这一目标的行进中,两个教会的主保圣人和各个时代的殉道者们也为我们转祷。
教宗指出,玛利亚玛达肋纳前往耶稣坟墓的路程反映了许多妇女的忠贞,她们长年累月走在坟地间的小径上,缅怀一些已不在人世的人。最真实的关系绝不会因死亡而隔断。
教会在世界上最明显的见证就是她的福传精神,在当今大学校园里也涌现出众多爱主爱人的大学生使徒,他们将自己身边的同学带进教会,通过定期去教堂参加主日弥撒、分享聚会、团契交流等增进信仰,鼓励点燃希望,也把耶稣介绍给愿意寻求真理的同学
很多教友对弥撒献仪存有一定的误解,甚至有“买卖”或者“交易”的嫌疑!首先,我们必须知道,弥撒是祭献天主的最高、最神圣的公共敬礼。而绝不像有的教友想象的那么简单,是为某个人而举行的私人行为。
此外,节俭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尽可能减少消费的问题,而是要以超然和感恩的态度去生活。内心井然有序,宁静幸福的人,和那些外表与内心不和谐的人,是很容易区分的。
在我们所服务的群体中,有一部分感染者是艾滋孤儿,2008年12月1日这一天把重点放在了艾滋孤儿身上。他们中有的才仅仅5—6岁,就吃上了抗病毒的药,而更凄凉的是他们的父母都已经不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