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10年代到1930年代,中国现代科学现代教育的发展过程里面,都有洛克菲勒基金会的影子。有很多自然科学的学科建设,科学家起步的时候,总在一个时候得过它的资助。
其实我哪有资格对这些话题评头论足,我只能搬出教会的一些圣人或权威者的言论,作为我们神修的指南和工作中的鉴戒。
从猿到人19世纪中叶,当达尔文的进化论问世后,《圣经》中的上帝造人受到强烈冲击。19世纪90年代荷兰人杜布瓦在爪哇发现了“爪哇猿人”,认为是“达尔文的缺环”,但这一说法得不到科学界的承认。
今年6月8日是敬爱的苏百勤神父荣归主怀两周年纪念日,虽伊远去,犹斯尚存,谨以此文敬献身在天乡的敬爱的苏神父。
老天为何允许人世间的苦难存在?对神的信仰是个严肃而复杂的话题。我们讲忏悔,讲救赎,讲终极关怀,无不触碰到人性中最本质最真实的东西。有神和无神,在历史上已有了几千年的争论。
在一次去河北学习回来的时候,我们一同学习的人在邯郸火车站候车室等待车的时候,这时,意外发生了,和我们一同学习的一位神父的杯子丢了,当时神父非常着急的找寻着杯子,因为这个杯子对于他来说有着特别的意义,这个杯子是位老奶奶省吃俭用而买下来送给神父的
(宗9:2)关于道的含义对基督教的意义,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拉辛格枢机主教针对记者提出的天主教神学问题:有多少通向天主的道路?拉辛格枢机主教回答说:地球上有多少人,就有多少通向天主的道路!
玛尔大,玛尔大,你为了许多事操心忙碌,其实需要的惟有一件。玛利亚选择了更好的一份,是不能从她夺去的。现代人时常挂在嘴边的一个字就是忙,今天甚至连度奉献生活的修士修女、神职人员亦都感到忙碌不已。
当我们翻开圣经,首先看到的是它的过去,但这过去往往有它现在和将来的幅度,因为圣经本身就是过去、现在与将来的整合。
2004年7月30日,我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乘上驶往太原的列车。火车穿过了一个又一个的山洞,途经怀仁、朔州、原平、忻州,经过长达6个小时的行程,终于到达了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