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方济各4月18日在一封由圣座国务卿帕罗林枢机署名、寄给“亲爱的朋友们、法国天主教徒”的信函中写道,愿这次的奥运会将是一个“属于不同民族、文化和宗教等各种不同取向的人进行深入而富有成效的相遇的契机”。
天主教澳门教区辖下报章《号角报》今年创刊七十五周年,将于10月21日(星期六)至11月18日(星期六),假澳门美丽街五号教区中心地面展览室举行“对话的桥梁:《号角报》七十五周年回顾展”。
教宗此行的成功远远超过一般人的想象,他的温和、谦虚和坦诚直率深深打动所有的人。他此行的主题标语是《耶稣基督,我们的希望》。
图为印尼学生参加在耶加达的大学的入学试。而每年都有学生因维比索诺发起的教育资助项目而有读书的机会。
撒玛利亚人原是被犹太人卑视的「仇人」,而慷慨帮助那落难的犹太人的不是犹太人的司祭和肋未人,而居然是一个最无可能的撒玛利亚人!换句话说,这「好心的撒玛利亚人」是一个「好心的仇人?」
在国外这长达12年的日日夜夜中,我每天所面对的是来自各国不同语言的同事、忙碌和压力沉重的捕捞工作,还有茫茫的大海。
如此悲惨处境的「意义」或许能「在我们内激发怜悯」,激起「亲近、关怀与团结互助的态度和举动」,如同最近几个月在罗马发生的那样,许多人虽然「默不作声」,却在「爱近人的心的驱使之下」,借由日常工作努力把磨难的重担减轻到人们可以忍受的程度
主人来到时,看见那仆人醒着,他们才是有福的。(路12:35-37)清早起来束腰,这是白天忙碌工作的象征;也表示是警醒的时刻,工作中是清醒的。
教宗方济各10月24日在梵蒂冈保禄六世大厅接见了在罗马读书的修生和司铎。教宗此次接见活动以回答修生和司铎的问题的形式展开。
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智慧的年头,那是愚昧的年头;那是信仰的时期,那是怀疑的时期。狄更斯的这段名句似乎可以用来形容当下中国佛教的境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