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德肋撒姆姆跨越半个世纪给数以万计贫困苦难的人带来“希望与尊严“,她遵循主基督的教训,从一无所有到历尽艰辛创办了“麻风病康复中心”、“儿童之家”以及“临终关怀院”……无怨无悔地照顾无依无靠的人们。
一位大学生感染者动情地分享到:感谢西安南堂露德之家用爱心传递温暖,我现在也加入了陕西省疾控中心与学校共同组建的‘红丝带’公益组织,以后,也会在学业之余,和你们一同去八院探访感染者
从天花板到地板,从内部装修到外墙装饰,从堂院美化到钟楼修饰,无一不是要求尽善尽美。神父鼓励众教友踊跃奉献,着重强调:这是我们作为一个天主子民必须尽的义务,应当尽力帮助教会。
今年7月,爱心小组到宜昌市点军区松鹤福利院看望十多名老年教友,为他们带去牛奶、水果、月饼等营养品,还给孤儿牟若望送去了旅游鞋,同院老人刘世华羡慕地说:你们天主教真好,每次都来看望他们,我也要入教。
出堂之后,大家来到了堂隔壁的圣方济各会院参观,很多人也被院子中间的圣方济各与狼的雕像吸引,拍照留念。
一次,潘老师在修女院带将临期避静,避静时间为四天三夜,参加避静的人员达120余人,她主动向潘老师提出,愿意负责避静期间的烹饪工作,她的态度很诚恳、很坚决,潘老师欣然同意。
堂面及堂院彩旗飘扬,一片的节目气氛,来欢迎来自各教区、堂区前来参礼的神长、教友。
不仅为此,母亲还鼓励我二哥进修院修道。母亲虽是一位不识字的农妇,但她领洗后有机会两次参加黄石港天主堂的教理培训班,很有收获。老经本里面的经文,基本上读熟了,特别是早晚课和简单要理,她烂熟于心。
走过圣若瑟教堂脚下的修女院,与正做手工针线活的修女寒暄,得知这里的修女主要来自关中各地,最远的则来自河北。尽管这偏僻的小山村远离了繁华,然而这里人们的精神分明不孤寂。
现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所藏的民国时期天主教中文期刊,原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收藏,1995年转到院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