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回应这一非议和挽回教廷的名誉,1964年,教宗保禄六世特别指示一批耶稣会学者组成一个专门小组着手编辑整理梵蒂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文献,以便最终澄清这一饱受争议的历史和道德分歧。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在《利玛窦到北京40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致词》中对利玛窦作了很客观的评价:“利玛窦神父最大的贡献在‘文化交融’的领域上。
正是这个人,成了继承伯多禄之位的教宗的导师和模范,曾经被他激励过的人,将他立为普世教会竞相效仿的楷模。
故此,保禄宗徒说“不作无礼的事,不求己益,不动怒,不图谋恶事。”(格林13:5)可见,只有心存善意与美好的人,才能逐步地与世界和解。
为此,保禄宗徒进一步说:“至于那些愚昧和粗野的辩论,务要躲避,因为你知道辩论只会产生争吵。主的仆人不应当争吵,但要和气对待众人,善于教导;凡事忍耐,以温和开导反抗的人。”
梵蒂冈体育协会主席梅尔乔·桑切斯·德托卡TeresaTseng摄微风轻拂,浮云淡薄的秋日,记者来到圣伯多禄广场前协和大道(ViadellaConciliazione)上的圣座文化委员会(Pontificioconsigliodellacultura
结语圣金言伯多禄说:“祈祷、施舍、守斋三者合而为一,彼此相得益彰。祈祷的灵魂是斋戒,而斋戒的生命是慈善事工。谁祈祷,也该守斋;谁守斋,也该行施慈善事工。”
保禄提醒我们每一个基督徒,我们就是主耶稣的“大使”(格后5:20-6:2)。无论在哪里,我们每一位基督徒都代表主耶稣,都是为了主耶稣的目的而生活做事。
保禄怕非犹太人的基督徒骄傲,对天主的救恩有偏差的理解,甚至看不起犹太人,所以他提醒说,“天主的恩宠和召选,是绝不会撤回的”(罗11:13-15,29-32)。
我们基督徒是被主耶稣召叫而开始过崇高的生活的,保禄喜乐地宣告:“我或生或死,总要叫基督,在我身上受颂扬……生活原是基督,死亡乃是利益”(斐1:20-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