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将自己在实践牧灵工作中的一些经验以点作几项分享。1.明白牢记一份责任:基督徒为先知、君王、司祭的三重职务,作一个名符其实的基督徒。明白牢记一份使命和嘱托:即“往训万民”。
白色玉簪”,有克苦补赎的“紫罗兰”,有救死扶伤的“康乃馨”,有专门著书立说的“万年青”,男女老少,富贵贫贱,皆在其中,而他们“走近天主”的途径也是各有特色不一而足,但其最终目的则不外乎“愈显主荣,益于人灵”
你们要开展巡回医疗,赴各处,尤其赴郊县缺医少药的地方,为村民、渔民、穷苦人、老年人,以及需要获得帮助的人提供服务,用你们的爱心,做天主大爱的见证人。你们的服务,只准赔钱,不准赚钱。
为爱倾心——为穷人中最穷的人服务1901年8月27日,德肋撒出生于前南斯拉夫的斯科普里,她回忆说:“在12岁时,我就意识到我有一个使命,就是去帮助穷人。”18岁那年,德肋撒加人洛雷托修女会。
对他们中的许多人来说这是个大好机会,能够加深信仰、选择留在教会内并且服务教会。这些青年抵达罗马时会体验到他们人数众多,感受到自己是普世教会的一分子。
福传团、义工团的教友们除了在堂里服务,还定期前往市福利院进行爱心服务,同时达到了福传的目的。特别一提的是神父、修士、修女为看望病人更是马不停蹄,使教会的善举广受好评。
在若瑟之家服务的修女们热情地接待了大家,神父还为前来奉献爱心的教友们在二楼小圣堂举行了弥撒圣祭。
这一战略计划是听取各地区耶稣会难民服务中心主任、国际办事处执委会以及工作人员的意见建议后制定的。 据耶稣会总会向本社介绍,计划为耶稣会难民服务中心十个地区性分支机构提供了翔实的、丰富的战略发展计划。
来自60个国家的人们在这里为教宗和教会服务,为不同文化和种族的人服务。
1984年5月31日晋铎后被派往佛莱堡总教区服务。1993年在慕尼黑大学路德维希-马克西米利安神学院取得教会法典博士学位。之后担任佛莱堡教区法庭法官和总主教私人助理。1995年进入圣座圣事礼仪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