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圣经,她爱不释手,戴着老花镜,每天至少看五六个钟头。她的一生,时时处处都是按着圣经的思想,耶稣的教导去做。
《圣经·创世纪》则载:在起初天主创造了天地,大地还是混沌空虚,深渊上还是一团黑暗,天主的神在水面上运行。(创1:1-2)当时尚未明确肯定天主创世以前任何东西都没有,只不过是混沌而无秩序。
于是他希望好好地研究《圣经》,顺便可以把耶稣的故事写得更生动些,但是他写作的目的是,告诉人们耶稣只是历史上曾经出现的一个人而已——尽管他是一个伟人。
有几点是需要一直坚持的,也是司铎灵修的基础:阅读《圣经》、朝拜圣体、关注普世教会、默观十字架的奥迹和敬礼圣母。真正地爱自己身边的每个人,因为这是通往天国的捷径。
圣经上说:你们要以爱作为最大的目标。你若说:我一生期望做到的事情之一,就是去爱。仿佛爱是人生十大任务之一,这显然是不够的,你必须将人际关系放在人生的首位。
富有传教热火的牛焕岐神父每周带领圣经分享,借此使修士们对圣经有更深刻的体会。班会和院会上团体的生活检讨,让修士们有机会抒发在团体生活上遇到的困难及问题,也藉此找出解决之道。
其中的一个原因是在他上小学期间,为他们讲授《圣经要理》课的是一位年青的神父,他叫傅亭维,这位神父优雅且文质彬彬的气质,给了刘静山深刻的印象,他决心像这位神父一样当一名教师。
这个祈祷会一般的方式是:读圣经、唱圣诗及祈祷———在祈祷时有时会有异语的祈祷,有时却没有———之后是作证、宣道。
教堂四壁窗户总面积达1万多方米,全装有描绘圣经人物的彩色玻璃,被称为法兰西火焰式,使教堂显得更为庄严。
耶稣自己在什么地方打开圣经?他宣讲的讯息为今天的我们有什么意义?耶稣在约旦河受洗以后,就来到他的家乡纳匝肋。然后在安息日的时候,就进了会堂。为什么耶稣会选择纳匝肋这个地方开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