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士带领大家参观了修院,沿着修院的圣堂、传道员培育中心、教学楼、图书馆、餐厅、操场、修女培训中心,修士每到一处都细心的给大家讲解,使大家对修院的过去与现状有了很清晰的了解。
他还是一名传教员时,深受圣鲍思高神父的肯定和赞赏。1873年创立圣若瑟会,着重开展青年教育,特别是贫困青年和被遗弃青年的教育。
在弥撒讲道中,教宗提及当天礼仪选自《约伯传》的第一篇读经。
教宗也关注基督徒团体在世界各地开设的照护中心。这些场所得益于许多传教士,他们在传福音时也建设了医院。
随着科学和经济的高度发展,当今的文化忽略了宗教和哲学所起的作用,不再以伦理道德体系为中心了,而是以人本身为中心,文化正走向世俗化并逐渐加剧,文化内容也形式各异,这些对于当下这个色彩斑斓的世界无疑是增添了许多的华丽与趣味
有人说我憨人有憨福,我明白,是天主替我这卑微弱小的人施行公义。多年困扰我的病获治愈我患妇科疾病约有十年,为了治病我跑了多家医院,花去医药费近两万元仍不见效。
在这事上,我们必须再三强调,有需要设立更多善终护理中心,为病人提供全人护理,给予所需的人道扶助和精神支持。这是每人应有的权利,一个大家应致力维护的权利。
教宗也再次强调天主圣神才是教会生活真正的主角﹐回应本笃十六世的话﹐说:「基督是教会的中心﹐不是伯多禄继承人。」
圣父若望·保禄二世所颁布的“两千年大禧年诏令———降生奥迹”中,清楚指出:我们应格外看重天主圣言耶稣基督降生的奥迹,因为耶稣基督是道道地地的真天主与真人,他与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是息息相关的,他更是我们历史的中心和主宰
[刘赛眉著,《懿》(香港:明爱印刷中心,1983年),第16页。]教会敬礼圣母的历史非常久远,尤其自厄弗所大公会议以来,信友们对圣母的敬礼有了惊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