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考验包括遇上重大变故、天主的应许迟迟未兑现、面对束手无策的难题、祈祷未蒙应允、受到无理批评,甚至是发生难以理解的悲剧。
翻开一页时,让我看她最近所剪刻的一座哥特式天主教堂,她用手指着教堂那高高的尖顶时说:这是教堂的一座钟楼,你仔细看好,教堂的钟声正在敲响中。
傅铁山主教一生爱国爱教,在生命最后时刻与病魔做顽强抗争,为了他所深爱的祖国和教会,带着热泪和深切爱恋,走完了他生命最后历程,用一生并以生命最后时刻那泪光的灿烂为爱作证。
他在要理讲授中解释了逾越节三日庆典的意义,并呼吁信友们该怀有基督耶稣所怀有的心情,好能善度复活节。你们应怀有基督耶稣所怀有的心情。(斐2:5)这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节经文。
或许是耶稣给予我的情感方面的敏感细胞较常人更为多些,以至于我会常常感动于在他人看来不值一提的事件当中,也或许耶稣对待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因为他给予了每个人所需要的事物,但却独独偏爱了我,赐给了我一双可以发现爱的眼睛
那么我们即使结束了现世的生命,也不会有太多的遗憾,且能盼望获享天主为善灵所预许的永恒福宠,真正平安。由此再联想人们常用的那一句极富诗意的流行语:“我们的明天将会更美好”,不禁对其产生了质疑。
这就引出第二条道路,即“我们的生命之旅”,世人为与耶稣相遇、为进入“永生福乐”所走的那条路。“我们在人生中走的是哪条路呢?那条耶稣自我奉献的路,或是自私自利的路?
受家庭的熏陶,少年的李志祥也经常参与邻居们的家庭聚会祈祷。李志祥神父的表姨是一位当地无人不知的贞女,特别热心,决志为主奉献终生,无奈身体孱弱多病,入会不久便返回家中修养,直到生命的终结。
教会恢复正常活动后,在忙碌的生活中母亲从未忘记祈祷,晚年更是全心祈祷,早晚课、拜苦路、玫瑰经、参与弥撒、拜圣体等。无论春夏秋冬每天都坚持去教堂。母亲的祈祷生活深深影响我们几个弟兄姊妹的信仰生活。
顾大爷因着儿媳孝行的感动,在慕道期间就开始传扬福音,他的代父田景岳老会长和堂区的教友在为他祈祷的同时,也希望他能兑现自己在领洗感言中向天主和众人所保证的:为爱天主,做盐做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