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自来到圣伯多禄广场的8万多名朝圣者、以及世界各地通过广播、电视和各种新媒体与圣伯多禄广场联线的无数信友,一同聆听了教宗的讲话,接受了他的宗座降福。
其次,耶稣会士的教育突出了传统经典学习与全人发展的融合。马相伯从中汲取并制定了一个旨在培养创新人才的计划。
他介绍了351名与会者从5日下午到6日上午探讨的议题,诸如:从修生起,到司铎、平信徒和要理教员,“人人”接受培育的必要性;妇女的角色,以及受祝圣和没祝圣的职务;感恩圣事的中心地位;对穷人的重视;移民潮、
今天的福音故事非常感人:“有罪!该死!”的手指头指向修惭流泪的妇人,伴随着“义怒”的吼叫。
他曾在文革时遭受不白之冤,在狱中度过了漫长的20年监禁生涯,但他却从不抱怨、毫不气馁,历尽苦难志向不改,身陷囹圄信念不移,全心依赖、信靠天主,对苦难安然接受、泰然处之。
正是在这九个月的“黑暗之夜”中,若望在极度的痛苦和孤独中,体验到了与天主最深刻的结合,并创作出了他最著名的诗歌,包括《心灵的歌》和《灵魂的黑夜》的部分篇章。1578年8月,若望奇迹般地逃出了监狱。
成千上万的信友手持蜡烛参加了当晚的礼仪;在熠熠烛光中,教宗祈祷说:「主耶稣,求祢帮助我们在祢的十字架上看到世间所有的十字架。」
于是他照自己的肖像造了人,有男有女。天主的举动让我们意识到我们的价值,我们由他那里获得了生命。 天主将人的地位提升到如此高的境界,体现出他对人类的爱。
遇到问题的神父不希望主教以理性或分析的态度看待自己及自己的问题,反而希望主教躬亲了解,深切关怀,方会让他们感到主教理解并接纳他们。
教宗本笃十六世11月18日在他的书房窗前举行主日三钟经祈祷活动。教宗就该主日福音所描述的世界末日和基督第二次降临,向圣伯多禄广场上的信众表示,在暴力和灾难震动的世界中,基督是稳固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