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特拉克说:我是凡人,所以只祈求烦人的幸福;爱拉斯谟也说:所有的幸福都从我而来,只要使我快乐,就一切可为,就都是出于这样一种思考。
在广方言馆读书时,陆便熟读《袁了凡先生四训》,张文端公的《聪训齐语》,并且在书中多处做有标画。考察其中的文本意义再徵之以其官宦生涯时的政治风格,可以看出以下几点对他的影响是很大的。
三、从祈祷中培养一颗慈悲的心 正如圣热罗尼莫这位伟大的圣人所教导我们的:祈祷是基督徒灵命的呼吸。可见祈祷对于我们身为基督徒的人来说是多么重要。
后来,宁波的袁克凡老修女(平时经常给他做灵修辅导)知道了这事,写信给他说:“我愿意做莫尼加,哭着把你这个奥斯定给找回来。”
「正如圣经所载」这句话(格前15:3-4及《尼西亚.君士坦丁堡信经》),特别指出基督的复活应验了这些预言。逾越奥迹有两个层面:基督藉死亡救我们脱离罪恶,藉他的复活使我们获得新生。
「正如圣经所载」这句话(格前15:3-4及《尼西亚.君士坦丁堡信经》),特别指出基督的复活应验了这些预言。逾越奥迹有两个层面:基督藉死亡救我们脱离罪恶,藉他的复活使我们获得新生。
譬如,宗教实践论的提倡者保罗•尼特(PaulKnitter)把古希腊以来的实践哲学的真理观引入了宗教对话领域,他强调指出:所谓的“真理”是用来改变世界的,而人们总是通过实践来认识真理的
耶稣与法利赛人尼苛德摩谈论重生时也用“风”来描述圣神:“风随意向那里吹,你听到风的响声,却不知道风从那里来,往那里去:凡由圣神而生的就是这样。”
在若望的叙述中,有三个犹太的逾越节被提到:在第一个逾越节(若二13),发生了耶稣洁净圣殿的事件,在这事件中连带地宣告了那最终决定性的圣殿将是祂从死者中复活后的身体(若二14-22),以及与尼苛德摩有关由水和圣神重生的洗礼对话
例如前面说的临终助祷团,教友们不再是参与完弥撒就散伙,而是会留下来彼此关心对方的家人,因为你们曾经关心过我的家人,我当然也会关心你的家人所需,所以,因着彼此的关爱,距离就拉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