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可敬的比约十二世将她列为法国主保之一。比约十二世在多个场合深入探讨“神婴小路”的主题。[9]圣保禄六世常乐于提及自己在1897年9月30日,即圣德肋撒去世之日接受洗礼。
耶稣被称为“厄玛奴耳”,意思是“天主与我们同在”(玛1:23)。祂的降生,是天主主动走入人类历史、与人类同甘共苦的极致体现。祂呼召门徒,与他们共同生活、传扬福音,建立了一个以爱为核心的“偕行”团体。
他说,鉴于目前的特殊情况,今年圣母月,太原教区将不再组织朝圣活动,也不接待外地朝圣者。
弥撒完了以后,我忽然听到了扩音器里放出了沈从文写的《圣母经歌》。沈从文的《圣母经歌》是中文的,等于外国人写的《圣母经歌》,但完全是中国人调子。
圣母妈妈,求你可怜可怜你的孩子吧!"我就这样一直在不断地呼喊着、祈求着……终于我请到了几天假,赶到北京。我永远也忘不了那一刻,当我走出电梯,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在走廊的椅子上坐着的---一脸憔悴的爸爸。
圣女里修德兰(一称小德兰)的父亲路易玛定是钟表匠,生有五女,德兰最幼,德兰生于一八七三年一月二日,自幼聪慧异常。有一次她的姊姊隆尼拿了几件玩具让两个妹妹德兰和西利选择。
真正仁慈的司铎就如同慈善的撒玛黎雅人那样行事……他为何这样做?因为他的心能够同情怜悯,是基督的心! 教宗指出,宽松主义和严格主义都不会使神父成圣,也不会使信友成圣。
(宗16:31-34)最后让我们共同反省玛窦福音上的这段话:那时,有法利塞人和经师,从耶路撒冷来到耶稣跟前说:你的门徒为什么违犯先人的传授?他们吃饭时竟不洗手。
教宗提到圣保禄宗徒和圣史路加、玛尔谷和玛窦的记载说,新约中关于建立圣体圣事的传承是用希腊字来表达的,意思是感恩和降福,直接取自希伯来语(berakha),这个字指的是以色列传统上的隆重祈祷。
教宗举出厄玛乌的两位门徒作为在耶稣复活后活出这份喜乐心情的证人。他先叙述了走在通往厄玛乌路上的事迹:从失望到心中燃起热火是在几公里的一段路上发生的,这是因为他们遇见了基督,聆听祂的话语,与祂分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