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教会应该对年轻人多多进行价值观、灵修观等方面的教育,把“天主所结合的,人不可拆散”(玛19:6)真实涵义给人人讲清楚,不能有“时代变化婚姻也能变化”的思想,要树立牢固的宗教婚姻观。
然而,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曾经历近30年教会灾难的老龄教友,其灵修的贫乏可想而知,绝大部分人只是继承了上一代的一些表面东西,片面的认为只要守好天主十诫、多念经、多去堂里办告解、望弥撒、领圣体,这就是信仰
在这些老人中,约80%是三会成员,前不久,堂区专门组织三会成员举行了年度避静,并邀请两位神父、两位修女分别在五府营、古城营指导避静,这种种的活动,有力地调动了全堂区教友的信仰积极性,为提高教友灵修、加强神长教友间的凝聚力
一些灵修作家特别注重描述骄傲在日常生活中的后果,说明骄傲如何破坏人际关系,指出这种毛病如何毒害所有人本该有的团结合一的弟兄情义。这里有一长串的症候表明人有骄傲的毛病。
面对这种我们认为非常危险的恶习,灵修导师们想到了各种各样的纠正方法。我想指出一个对我来说似乎是最重要的方法,我称之为“在信德中忍耐”。
有的看亲邻做事不顺眼……致使她们的心里有孤独感、压抑感、自卑感;来到教堂有的要求加入教会,有的来到圣殿跪在天主像前,向天主倾诉衷情,祈求天主降福;有的请神父、修女、热心教友作自己的灵修导师
研讨会每天两场,上午的演讲以学术为主,下午的演讲以牧灵为主。参加完此次研讨会后不久就被擢升为万民福音部秘书长的香港慈幼会会士及香港圣神修院神哲学教授韩大辉神父,首先作了题为利玛窦《交友论》的主题演讲。
我们必须重新发现神恩,因为这确保了平信徒的提升、尤其是妇女提升,不仅将其理解为机构性和社会学的事实,也有其圣经和灵修的层面(的意涵)。
作者为耶稣小姊妹会的修达约安娜小姊妹。
东西方对话不需要跑到欧洲 南方周末:多元文化是个老话题了,我吃惊的是教会为什么关心现实的问题,而不是通常印象中的只关心属灵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