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纳匝肋的天使报喜大殿晚上开到9点,白冷的耶稣诞生大殿则在晚上8点关门。这一切都是为使朝圣者有更多的时间祈祷和参观耶稣诞生的地方”。
“今天,我们在耶稣死而复活的地方聚集一起。这礼仪是主复活的前奏。祂为了完成祂的苦难、死亡和复活的奥迹才进入祂的圣城耶路撒冷。
圣母玛利亚、耶稣的母亲会向我们展示,她也是耶稣的第一个门徒”。她跟随她的圣子,背负了自己的痛苦、黑暗和迷惑,她走过苦难道路,在心中保持信德之灯的火焰常点燃。“因着天主的恩宠,我们也可以做到这一点”。
教堂内,烛光摇曳,众教友随着一篇篇读经,重新回顾天主创造万物和人类、对人类的哺育和引导以及派遣圣子耶稣救赎人类的整个历程。随着礼仪的深入,耶稣基督战胜死亡光荣复活的喜悦洋溢在每一个参与礼仪的教友脸上。
其实,我们都可以在这两个比喻当中轻而易举地发现耶稣的形象。
有人说:感到耶稣爱我时,我就喜乐,但有时忧愁会胜过喜乐。那么,到底我是不是喜乐呢?很多人无法回答。什么是喜乐?真正的喜乐并不是每天在外表上的乐呵呵。
(玛1:23)耶稣,请帮助我能安静地聆听,因为我的心里若充满杂物,我就听不到祢的声音。但我在内心的平静中听到祢的声音时,我的心就充满了祢。
四旬期指向耶稣复活节,预备领受圣洗圣事与重宣圣洗誓愿;本主日弥撒福音的教训则着重在天主的宽赦。比喻中的父亲为了他儿子离弃家庭流浪在远方而不断焦虑。比喻中说,儿子还在远处的时候,父亲就看见他。
耶稣升天之前,嘱咐宗徒们说:你们要去使万民成为门徒,因父及子及圣神之名给他们授洗。(玛28:19)就是这一带有命令的嘱咐,让很多的教友走上了福传的道路。
耶稣的慈悲生活是我们永久的榜样耶稣的生活中,显示了他对各行各业人们的慈悲之心。他以穷人为友,但也对富人、税吏、妓女、麻风病人、一位罗马百夫长,以及一位撒玛黎雅妇女,表示友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