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幸的是,不论以怎样的方式,我们许多人都有被虐待的经历,这让我们深受伤害:家庭暴力、学校欺凌、有害的工作环境,甚至是性骚扰。身为基督徒,该以娜种态度面对着这些“虐待”?
接着,教宗提到关于年长者的权利和社会的责任,说明这宪章“是各国政府而非教会撰写的,它为了解年长者拥有的权利是有益的”。
(《众位弟兄》通谕,249)记忆与和平,是互相连系的。看到今时今日的世界现状,我们都不得不承认,我们的记忆往往都是不诚实的,甚至有时被自身利益的短视而蒙上阴影。
“呼吸”与“生命”互相有着联系:“吸气”是我们进入这个世界时的首件会做的事,而“呼气”则是我们离开这世界最后一件会做的事。又好像心脏的跳动一样,呼吸是一个自动的功能,我们甚少会注意这个功能。
信友聚会圣召是上主「在当今世界对每个人」的召叫。它既是「白白赐予」的恩宠,也是「走出去传扬福音的使命」。教宗方济各在第60届世界圣召祈祷日文告中如此写道。
农历的十月初一,是我们中国的寒衣节,每每总是在阳历的十一月份,此时迎一缕冷风,踏几片黄叶,不由思念自己已故的亲人:寒衣寄何处,仰天泪凄凄……阳历的十一月二日,也是我们教会的追思已亡瞻礼,这一天,主教、神父
在光怪陆离的今日社会里见证福传,要明白自己是和平、共融之核心。在面对不同程度的棘手问题时,不要偏袒任何一方,却要学会聆听,用敏捷的思维辨正误。
第三、慈悲敬礼是耶稣圣心敬礼的现代表达。一六五七年十七世纪时,耶稣发显给圣女加大利纳,宣扬耶稣圣心敬礼,鼓励人奉献自己、家庭、国家和教会于耶稣圣心。
换句话说,这「好心的撒玛利亚人」是一个「好心的仇人?」初期教父们看到这好心的撒玛利亚人就是主耶稣自己。
是祈祷在点燃信德的火花”。教宗指出爱能够击败暴力,他激励那波利居民不能失落信德,即使每天所看到的是令人失望的事实,但是信德保证我们的祈祷会得到天主的垂允,保证我们的祷声在适当的时刻会得到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