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在文告中强调,应使兄弟友爱全球化,以便战胜奴役人的可恶现象。他叙述了贩卖人口罪行的根源,其中包括从事非法交易的犯罪组织,同时呼吁各国实行有效的监督机制,不留余地给贪污及犯罪却不受处罚。
它的发展为我们提出了信仰与文化之间始终存在的问题。教会的教父们也曾遇到这样的问题,他们在面对希腊文化的宝贵遗产时,没有故步自封,而是推陈出新,汲取它最精华的价值。
最近拜读了“信德”赠送的小书《嘉禄·富高——追随纳匝肋耶稣的芳踪》,被主人公的信仰人格魅力深深折服,在天主似乎缺席且世俗化严重的今天,这种折服再次让我涌现出匮乏久矣的信仰激情
教宗继续以基督徒的希望为主题的要离讲授,透过厄玛乌门徒与耶稣的相遇,指出天主始终与我们同行,即使在最糟糕的时刻。耶稣与厄玛乌门徒的相遇非常短暂,却完全注定了教会的命运。
因此,教宗将看到正在分发食物的志工、提供法律援助的员工、接待和看病的医生,以及分发药品的药剂师。教宗将在我们的小教堂停下来祈祷,然后上楼与中心的其他难民见面。
(见8月12日新民晚报“副刊”) 善良的人们都希望因果报应的规律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让那些为非作歹的人,偷人家东西的人,立即受到法律的制裁,立即得到因果报应的显罚,一个也难逃法网。
他们感受到天主的爱,不愿自己独享这份经验,因为福音的喜乐充满使徒团体的生命,这就是传教的喜乐(《福音的喜乐》劝谕21号)。与上主建立关系意味着接受派遣,在世界上宣讲圣言,见证基督的爱。
星期天,我参加了基督教的主日聚会,会后有位姊妹得知我是天主教的教友,便与我攀谈起来。谈话中,姊妹说:你们天主教的神父仅仅是个人,却给人赦罪,这是违反圣经教导的。神父凭什么权柄给人赦罪?
爱也常是痛苦的:我们想到耶稣背负十字架的爱。然而,爱的行动是耶稣在《玛窦福音》第25章段落中教导我们的那些行动:我饿了,你给了我吃的,等等。爱是具体行动。
成为本次培训的亮点。本次培训的主题设有马尔谷福音中的灵修、信仰中个人内在整合与修复、有效人际沟通、家庭教育等内容。